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8-03-23邱宏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颅脑神经功能优质

邱宏霞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研究发现,采取早期和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保证[1]。而患者在术后的康复阶段依然存在较多的护理问题,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改善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因而选用合适的护理干预极为关键。本研究对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20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8~59岁,平均(39.46±5.38)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0 min~12 h,平均(5.13±0.42)h;其中,坠落伤7例,车祸伤9例,重物打击伤4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8~57岁,平均(39.43±5.2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1 min~12 h,平均(5.25±0.38)h;其中,坠落伤6例,车祸伤10例,重物打击伤4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①入院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管床医师、病区护士长和相关护理人员,介绍住院病房的作息时间、基本环境和相关的管理规定等,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心理护理:在对患者开展首次接诊时,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心理支持、心理安慰、说服、疏导以及劝解等方法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干预。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予精蛋白质、清淡以及高热量的饮食,以半流质和流质饮食为主,如精肉糜以及牛奶等,以获得充足的能量,并且补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禁止食用油腻难消化、刺激性的食物。④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开展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专题知识讲座,免费发放相关的教育资料和宣传手册,开展有目的以及有步骤的宣传教育。

1.3 观察指标:患者出院时通过采用我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以及对比,调查问卷表的满分设置为100分,其中>80分表示非常满意,70~80分表示满意,60~70分表示基本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例数=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以及满意的总和。

采用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评定个人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越高,个人生活能力越好,NIHS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0,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16/2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比(x-±s)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因跌打损伤、交通意外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以及硬膜下血肿等损伤[2-4]。护理干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在改善患者的身心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成为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也不同。以往临床常常采用的常规护理干预虽然可以涵盖疾病状态的需求,但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升,常规护理干预已无法有效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5-6]。而优质护理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优质护理能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大大增强,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得以提高,从以往的被动式服务转变成主动式服务;优质护理能使患者获得连续性、整体性以及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从而,护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能准确、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7]。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个人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个人生活能力。

[1] 陈晓杰,郭应军,刘八一,等.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IS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1):69-70.

[2] 钱振华,马卫星,向辉,等.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小儿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1):11-13.

[3] 孙林,张玲.基于FOCUS-PDCA程序的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4):622-625.

[4] 张媛媛,孙国珍,王正梅,等.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837-3840.

[5] 曹樱花,赵毅,赵晓辉.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清醒时间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20-21.

[6] 王爱凤,葛东明,张媛媛,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04-307.

[7] 李海燕,刘秀华,宋明浩,等.优质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250-251.

猜你喜欢

颅脑神经功能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