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疗效观察

2018-03-23杜中平石可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腺苷麻木疗程

杜中平 石可松*

(1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内二科,北京 102206;2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curopathy,DPN)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60%~90%[1]。目前主要原因为高血糖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血管病变、氧化应激、免疫因素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神经的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变性。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产生麻木疼痛,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坏疽,中医学认为本病相当于“痹证”、“痿证”[2],病因病机为阴损及阳,阳虚寒凝,淤阻脉络,不通则痛,系寒湿、湿热、淤血阻络或气虚血亏,致使筋脉失养而成。对于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措施,近3年来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DPN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45~75岁,病程2周~15年;对照组:49例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8~70岁,病程3周~20年。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DNP的临床诊断标准[3]:①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②在诊断糖尿病时或诊断为糖尿病之后出现神经病变;③临床表现:四肢末梢对称性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无力、萎缩等;④辅助检查:温度觉检查,足部感觉检查,振动觉检查,踝反射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有2项或2项以上传导速度减慢。检查中有2项或者2项以上检查异常。排除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针灸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①针灸治疗:患者下肢取涌泉、解溪、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上肢取合谷、后溪、曲池,腹背部取下院、中院、气海、关元、肝俞、脾俞、肾俞,以针刺得气为度,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 min,1次/天,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②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肌注腺苷钴胺注射液1.5 mg,1次/天,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则仅肌注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用法、用量、疗程同治疗组[4]。

1.4 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体征:①症状:包括下肢麻木、疼痛、针刺感、乏力、走路不平衡及上肢症状;②双侧跟、膝腱反射消失;③脚趾的感觉:包括浅感觉针刺觉、温度觉、轻触觉,深感觉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③神经肌电图

1.5 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治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②显效:双侧对称性远端肢体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感觉基本消失,触觉、温度觉明显改善,神经系统检查好转;③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神经系统检查无改善或恶化。临床治愈、显效计入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结果见表1,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优良率[n(%)]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主要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现主要认为是代谢紊乱,血管损伤,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和免疫因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病理改变在于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而出现退化以及髓鞘再生引起的朗飞氏结结间长度改变。,临床表现为感觉神经受累症状出现较早,以肢体疼痛麻木最为突出。截至目前,尚缺乏针对DPN的特异性治疗措施,现有的治疗方案主要以降低或控制血糖及防治并发症为主。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即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重点修复和营养损伤的周围神经。所选用的腺苷钴胺注射液是是维生素B12的同类物,即其CN基被腺嘌呤核苷取代而成为5'-脱氧腺苷钴胺,它是体内维生素B12的两种活性辅酶形式之一,是细胞生长繁殖和维持神经系统髓鞘完整所必需的物质。加快修复损害神经,改善神经传递及代谢障碍。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的范畴,而其周围神经病变则归属于“痹症”、“血痹”、“痿症”的范畴,病机在于消渴日久致阴阳俱虚,脾肾阳虚,气血亏虚为主,同时病久入络,血脉瘀滞,脉络不通为标,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在本研究中治疗组即在腺苷钴胺注射液修复和营养损伤神经的基础上,配合针灸、通络活血化瘀、健脾益肾。针灸穴位多为脾胃经穴,其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可健脾胃,助运化,除胃中热,以治消渴之消谷善饥,且可解肢热身烦,其中肢热与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障碍相似,因此,此穴可从除肢热入手治疗消渴,又能健脾益气,以助消除痰浊瘀血,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可调脾经之气,既可健脾统血、活血化瘀,又可健脾助运、化痰祛浊;又因其为足三阴之交会穴,通肝、肾二经之气,具有益后天、利先天之效,有助于滋补肾阴。曲池出自《灵枢·本输》,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可调理大肠经所变动所生的疾病。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穴位,以滋肾阴,有调整其脏腑虚实的功能。诸穴并用,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调补肝肾、濡养筋脉之功。现代医学研究[5]表明,针灸治疗能有效的促进受损神经纤维树突形态的恢复,促进树突伸展范围接近正常状态,同时也促进树突直径及数量得以良好恢复,通过松解、刺激周围神经,改善周围神经的生理功能而达到作用目的。

本研究显示,采用针灸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1] 宁光,罗邦尧,陈家伦.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3):200.

[2]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3 -375.

[3] 庞国明,闰墉,朱璞,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260-264.

[4] 李文奎,范志伟.针灸配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8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17-2818.

[5] Chen W,Yang GY, Liu B, et al.Manual ac;upenc;ture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PLoS One,2013,12(9):e73764.

猜你喜欢

腺苷麻木疗程
麻木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浮生一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