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

2018-03-23杨静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阿托心肌梗死急性

杨静玉 刘 丹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发生血流中断,致使心机导致缺血坏死的表现,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疼痛剧烈时会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甚至会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心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存在严重沟通障碍的患者。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5.1)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5±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体方法为:一般由股动脉或者桡动脉,将导管慢慢送入冠状动脉口,然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送入球囊,球囊所在位置以到达狭窄的阶段为宜,根基患者的病变程度给予适当的压力,已达到解除狭窄的作用[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规格:10 mg×7片/盒,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1407),患者口服,每天3次,每次2片,患者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药量,但是最大剂量每天不可超过80 mg,持续用药3个月[3]。

1.3 观察指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TC、TG、LDL、HDL)、三项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CRP)、B型利肽纳(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为血脂水平变化和三项指标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为临床疗效的比较,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观察组患者TC、TG、LDL、HDL评分分别为(6.33±0.84)、(1.65±0.16)、(3.87±0.17)、(1.32±0.3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HDL评分分别为(4.31±0.69)、(1.38±0.26)、(2.13±0.17)、(1.47±0.36);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TC、TG、LDL、HDL评分分别为(6.27±0.96)、(1.62±0.17)、(3.92±0.28)、(1.28±0.3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C、TG、LDL、HDL评分分别为(5.11±0.46)、(1.45±0.27)、(2.99±0.15)、(1.41±0.46)。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三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RP、BNP、LVEF评分分别为(21.42±0.84)、(162.85±0.16)、(57.26±0.1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BNP、LVEF评分分别为(6.78±0.69)、(59.87±0.29)、(84.96±0.17);治疗前对照组患者CRP、BNP、LVEF评分分别为(21.82±0.99)、(161.26±0.17)、(55.24±0.2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RP、BNP、LVEF评分分别为(13.15±0.46)、(93.11±0.29)、(63.85±0.21)。两组患者治疗前三项指标变化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项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远高于对照组83.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反而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开始被逐渐应用,这种新的技术属于微创治疗,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患者迅速恢复,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4];但是术后依旧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发病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哌替啶或者吗啡止痛[5]。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饮食上要注意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以便于及时补充维生素,患者要避免高脂肪饮食,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做好戒烟戒酒的工作,平时增加适当的有氧运动。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

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三项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远高于对照组83.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 岳龙,王京坡,张静,等.阿托伐他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7):1159-1162.

[3] 许敏,郭金成,王国忠,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1):17-20.

[4] 吴名星,黄河.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311.

[5] 李勇,王巧芝,郑群,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后PIGF及心肌灌注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45):39-41.

猜你喜欢

阿托心肌梗死急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