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与临床疗效研究

2018-03-23曲红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突发性血液循环高压氧

袁 野 曲红娟

(1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五官科,辽宁 大连 116031;2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高压氧科,辽宁 大连 116031)

突发性耳聋常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临床尚未给出肯定的答案。耳聋会使得患者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从而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感,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恢复速度较慢。尤其是,其患病人群本身机体功能下降,很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这就使得其服用药物相对较多,药效发挥更加受限[2]。高压氧是我国临床研究的一种新型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案,其治疗效果现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肯定,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质疑[3]。我院就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加以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病例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为2~5 d,平均(2.62±1.95)d;所选病例不伴,或仅伴有轻微耳鸣,不伴眩晕症状;部分伴用高血压的患者,请心血管内科协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诊断标准,且经过临床检验确诊,所使用的纯音听力计为美国格雷森-斯塔德勒公司生产的GSI61双通道诊断型听力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38±5.48)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62.37±5.29)岁。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都感觉到疲惫感、精神不济,受到对应的刺激后,听力突然下降。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使用金纳多105 mg加液体,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1次/天,ATP 4 mg,辅酶A100单位,胞二磷胆碱0.5 g并加液体,行静脉滴注,1次/天。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所用仪器为:九江船用机械厂制造的16人空气加压舱。将患者置于高压氧舱内,并将其压力调至200~250 Pa,加压20 min,然后再给予纯氧面罩吸入60 min,中间可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息调整,休息时间约10 min,减压25 min方可出舱。1次/天。

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及纯音听阈测定结果,对其治疗效果加以分级。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听力均已恢复正常,或恢复到患病前水平;有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15~30 dB,或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不足15 dB。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痊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3.1 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会使得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听力消失,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在沟通上难度较大。很多患者在这个阶段都会相对脆弱,拒绝与人交流,从而十分自卑、自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临床对其病理认定与治疗方案确定十分重视。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将突发性耳聋认定为病毒感染或者血管病变引起的内耳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一种失聪现象。然而,随着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诸多突发性耳聋患者,其本身不存在病毒感染或者血管病变,但是,目前公认的是:失聪主要是因为内耳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毛细胞功能受损。故而,临床将其作为突发性耳聋的病理基础。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针对这一病理进行。血液循环障碍使得突发性耳聋发生,治疗中,必须要改善患者的内耳血液循环,从而使得耳蜗血氧供应恢复,进而,使得耳蜗毛细胞功能恢复,以恢复患者听力。

3.2 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是临床的一种新型治疗措施,其能够提高患者血氧张力与氧含量,从而使血液的流通性相对较好[5]。而随着血氧张力的提高,其组织内部的供氧状况也会相对好转。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来说,其本身是内耳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故而使用高压氧治疗来提高血液的携氧量,来改善细胞缺氧的状况,从而使得毛细胞功能相对恢复。另外,高压氧能够提高血液中氧的弥散率与有效弥散距离。从而使得氧的弥散速度相对提高,毛细血管中的高压氧与低压氧之间的梯度提高,自然也会使得其整体的血液运行速度提高,耳蜗的血运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使得其功能逐渐好转。

3.3 结论:突发性耳聋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较大的打击。传统的药物治疗,其治疗周期长,效果较差,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高压氧治疗方案,能够针对疾病的病理基础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患者的医疗质量,降低其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1] 黄怀,李宁,古菁,等.高压氧综合治疗与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8):937-938.

[2] 黄怀,古菁,李宁,等.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39(8):943-944.

[3] 赵晓丽,吕淑琴,邱燕,等.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80-2481.

[4] 王宏隽,王素芬,翁其彪,等.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与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48-649.

[5] 聂采现,邓长秀,唐明灿,等.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6):530-532.

猜你喜欢

突发性血液循环高压氧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