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飞机研制的成本管理思路探索

2018-03-22赖宇岚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

赖宇岚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新型飞机的研制工作水平获得了极大进步。在进行新型飞机研制的过程中,由于材料、人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进行成本管理,将会浪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对新型飞机研制的成本管理思路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增强新型飞机研制成本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新型飞机;研制成本;成本管理;思路探索

一、新型飞机研制成本管理研究意义及现状解析

在研制新型飞机的过程中,新型飞机的所有权主体再一次地出现巨大变化,即将新型飞机交付运营前后,是由飞机制造企业对航空企业的转移。为了将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消灭,并为成本决策提供可靠基础,需要对新型飞机的研制成本进行管理。新型飞机的经济性会对市场形成较大影响,也是新型飞机项目全周期的主要挑战,虽然在新型飞机研制项目初期有较大的难度,但会对项目的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设计部门会对新型飞机的经济性产生主要影响,为了对新型飞机研制的全过程实施经济成本动态管理,便需要借助成本管理的力量。在对任何项目经济性进行研究时,都会具需要较大的数据量,有较大研究难度。在对新型飞机进行研制时,经济性衡量指标诸多,且存在关联性,成本工程与管理会对其质量与结果产生一定影响。DOC是飞机运营企业重点关注的指标,飞机制造商也开始关注LCC在新型飞机研制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二、新型飞机研制项目成本的控制对象

(一)新型飞机研制成本

新型飞机研制项目从论证立项开始到取得型号合格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经济成本称为研制成本。MA700飞机研制阶段的费用来源分两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和企业自筹构成。按照财政部、国防科工委联合下发的《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8 ] 11号)的规定,在研制阶段花费的成本包含设计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等十三项成本。可以对其使用类比法、参数法与工程法等研制成本估算办法。在新型飞机研制项目的不同阶段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案。例如在建模阶段可以使用混合法,可以有效提升新型飞机研制成本的管理工作水平。

(二)单机成本

在新型飞机研制工作结束并开始转入批量生产阶段后形成的单价飞机完全制造成本,其中包含材料费用、成品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燃料费用、检修费用、工装费用等。[1]上述概念中主要利用传统的成本财务计算方案,并不能将其与结构模块与系统成品相互匹配,总设计师进行飞机设计时,也无法对其成本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相关数据研究显示,新型飞机研制全寿命成本会受到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三个阶段的严重影响,因此在对该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将财务数据转换为相关技术指标数据,从而增强新型飞机研制成本管理质量。

(三)运营成本

新型飞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便是运营成本,其中包含所有权费用、机组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机场费用、导航费用等,可以将上述费用统称为飞机的运营成本。航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飞机系统会与维修成本形成较大的关联性,还会与飞机结构系统设计存在较大关系。

三、新型飞机研制成本管理思路探索

(一)新型飞机研制项目成本控制思路解析

1.系统梳理研制阶段工作任务,编制项目全面预算。在对新型飞机研制项目进行预算时,要将国家的相关文件与要求作为基础,使成本纵轴更加详细、全面。之后将项目节点与里程碑作为基础,对新型飞机项目周期进行分解,支撑项目研制。充分掌握成本的各项明细,将成本管理工作贯穿在新型飞机研制项目的全过程,各个部门要将工作量进行输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新型飞机研制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与预算,可以将项目进行工程中的成本变化充分展示出来,从而对项目中发生的实际费用进行更好的记录与对比。

2.从MA700型号全寿命周期着眼,合理控制研制成本[2]。在对研制成本进行控制时,需要将MA700型号飞机的后续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作为基础,从而促进MA700飞机获得良好发展,也为涡桨支线飞机产业化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3.对于计算、分析、试验等项目,原则是以总设计师系统的需求为主导,一切资源服务于总设计师系统。目标是通过充分的计算、分析和试验工作为飞机后续的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运营奠定基础。

(二)单机成本控制思路解析

1.確定单机成本。在对MA700飞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确定了其市场售价, 之后除去折扣、交付等费用,即为最终的经济收益,之后结合波音、空客等民用飞机的业务利润率,对MA700飞机的利润率进行计算。

2.确定单机成本测算的边界条件。在对单机成本进行计算时,并不需要针对具体的一架飞机成本,需要将若干架飞机成本进行平均计算,需要将其作为单机成本计算必须遵循的计算条件。

3.按模块、系统分解单机成本。在对单机成本进行分解后,将结构中的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等相关费用进行计算[3],直接相关的是材料和工时指标。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将材料费和工时转换为具体的技术指标进行控制。

4.成本过程控制。在对新型飞机进行研制的过程中,项目总设计工程师需要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成本评估相符。如果设计不能满足相关的指标与标准,需要召开研讨会议对相关成本过程控制方法进行讨论。

5.多轮迭代和细化成本分解工作包。随着新型飞机的研制工作不断深入,实施的成本管理应该更加细化。将结构型管理思想作为基础,将结构分解到小模块当中,或是不可分解为止系统分解到LRU和LRM。

6.开发成本数据库对单机成本进行系统管理。在对开发成本数据库进行单机成本系统管理时,可以利用树形结构的方式对成本数据库进行开发与建设,从而对飞机的单机成本实施更加高效的控制与管理。在批量生产MA700飞机时,单机数据库可以对其制造成本形成有效控制,无论是飞机的原材料、标准件、辅助生产材料都会体现在数据库当中,如果后续出现设计变更,也会在数据库中形成数据显示。

(三)运营成本控制思路解析

对于运营成本,ATA和AEA均发布了一些计算方法,ATA[4]发布的方法主要以波音系列飞机的历史运营数据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而总结出的一套算法,AEA算法則是以空客系列飞机的数据为基础。对于MA700飞机而言新舟飞机的运营数据少,样本不足以形成有效的计算模型。

四、新型飞机研制降低成本措施讨论

(一)使用成熟的新型飞机结构材料

成熟的新型飞机结构材料包括性能数据全面、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可以发挥稳定性能且供货商可靠、供货渠道顺畅的研制材料。在对新型飞机进行研制的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型号的先进性,需要使用较多的新型材料,因此也需要对其数量进行控制。发展较为成熟的材料价格较为低廉,因此需要选用成熟的新型飞机结构材料,从而减少新型飞机的研制成本。

(二)加强结构与维修性设计

在新型飞机的使用过程中,维护费用会占据大量的成本,因此需要减少飞机的维护费用。因此在对飞机机体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将维修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保障条件进行简化,才能使飞机的维护费用降低,可采用以下办法:

1.合理地确定和设计使用分离面

使用分离面的选择,不仅应该考虑使用中维修的需要,同时应考虑装箱运输和存放的要求。分离面的连接形式应力求简单,易于装拆;要求地面设备简单,最好不使用专用设备和工具;装拆、更换部件所需要的工时要少。

2.减少备件的数量

购置零备件是保障飞机正常使用的重要措施,结构设计应尽可能满足减少零备件的项目和数量的要求,采购费用。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结构的可靠性,缩小所需备件的范围;二是提高所需更换零、部件的互换性。

结语:

随着飞机总体及各专业方案的细化与完善成本指标分类及其对应的数据将逐渐完善、准确,建立的飞机研制成本分解和WBS相关联[5]。项目成本测算需要大量工程数据的处理结构化数据分析,为后续数据库建设打下好的基础并进行多次迭代分析。

参考文献:

[1]金继东. 大客机项目采购成本控制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

[2]胡承波.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3]王琛. 大型客机协同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3

[4]李啸龙.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刘若泠. 弹用发动机研制、生产成本分析及估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分析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基于企业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