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

2018-03-22王文宇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社会责任职业素养

王文宇

摘要:文章阐述了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分析了新闻记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对策建议。要公正看待和报道社会,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谨守职业道德,抵制低俗之风;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能力。

关键词:新闻记者;社会责任;职业素养;对策建议

新闻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我国著名记者穆青也提到记者要承担起“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等社会责任。

一、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传播学中的社會责任理论认为,媒体应有一种社会责任,“监视环境、守望社会、引导舆论、传承文化、关爱民生”,即要对社会负责。作为媒体传播的具体实施者—每一个媒体人、每一名新闻记者理应以天下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

(一)有效传播的责任

传播信息是记者要承担的一切责任中最基本的,这是职业的规定。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在履行传播信息的社会责任时,还要保证所传播信息的有效性。信息时代,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记者有责任帮助受众进行 “梳理”和“过滤”。做到不漏报新闻,该报的一定要报出去;不报假新闻,不搞有偿新闻;尽量报大新闻好新闻,把工作做到最好。

(二)引导舆论的责任

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富有重要责任。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我们要通过大量生动真实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示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展示人们的精神风貌、使百姓从中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新闻报道要特别关注群众所关心的热点,了解群众在想什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对热点话题进行冷静思考和准确分析。增进沟通,消弭隔阂,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营造良好的气氛。

(三)监督社会的责任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主要是指可借助舆论力量来匡扶正义。媒体的舆论监督配合各种机构、制度、纪律的监督,才能保证各种权力的正常行使。明辨是非、惩恶扬善,使权力公开化、透明化,敢于揭露假、丑、恶的东西,代行人民权力,当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维护群众的利益,是记者神圣而崇高的使命。

(四)安全责任

新闻报道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强调新闻的安全责任十分必要。新闻传播属于信息产业,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新闻是社会的黏合剂、润滑剂,在国家安全、稳定方面负有特殊责任。报与不报、报大报小,这里面都有政治、有艺术、有讲究。一个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必须履行安全责任,如果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则必定闯大祸。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有国内某媒体关于两名女学生车祸身亡的报道,引起当地社会动乱的新闻,有国外某媒体关于泰国女影星言称“吴哥应属泰国”的言论引起两国外交危机的新闻。在新疆,也不乏因记者报道伊犁河流域开发情况而引起国际争端、报道计划生育工作相关内容而成为“三股势力”攻击我口实等等事例。

二、提高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对策建议

当今社会,对各类媒体和新闻记者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一)公正看待和报道社会,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礼记·中庸》中说道,“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是一种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一颗媒体人的良心。著名记者郭超人也曾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屈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及其财产的无谓牺牲。

(二)谨守职业道德,抵制低俗之风

记者必须对采写的新闻报道负责。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布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规定,记者“要认真核实消息来源,仔细辨别事实真相,谨慎选择报道角度,精心组织采访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和夸大事实”。诚实坦荡、不说假话,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处理新闻时,所应持有的态度和必须承担的责任。要坚持原则,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钱、只唯真”。

(三)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能力

要想做好新闻工作,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就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精力,多读书、多学习,成为博学多才、明辨是非的大“杂家”;多锻炼、多思考,成为贴近生活、群众喜爱的好“行家”。

首先要努力学好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知识,精通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做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其次要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记者采访一定要到现场,深入实践、刻苦磨练,才能增长见识、丰富才干、提高本领。

新闻记者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迎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朝阳,我们会加快前行的步伐,切实担当起肩负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努力提升媒体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媒体光明灿烂的未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振武.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记者的职业素养——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望道讲堂”的讲课[J].新闻大学,2011(2)

[2]周荣庭,李雅筝.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从业人员的素养研究——以科技记者的素养体系构建为例[J].今传媒,2014(6)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职业素养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公示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