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2018-03-22耿欣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日本经济

耿欣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对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不同以往,若无法顺应上述变化,则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的多数领域,宏观调控都是其最为重要的发展手段,其中也包括了劳动市场。日本就是一个借助国家力量来把控劳动力市场的国家,而这一运作形式也保障了社会的稳定进步。

关键词:日本;劳动力市场;经济

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劳动力不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劳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应对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的最终效果,以供参考。

一、日本经济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日本在经济发展中利用人倍率来分析和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有效求人倍率的方式,判断出劳动力的供需情况。采用该方法可以更好的展现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走势。这里所指的有效,一方面反映了当月的招聘和求职情况,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了上个月提出但目前还未达到的部分。而对企业而言,即便企业发展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是依然要留住技术水平高的人才,以确保企业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劳动力需求下降主要是由于不具备娴熟工作技能的人员数量增多。综上,有效求人倍率不仅反映了劳动力市场整体的发展情况,也展示出了劳动力市场整体的发展趋势。

当有效求人倍率指标在1以下时,招工效率较低,勞动力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而若指标在1以上,则招工的数量要多余求职者的数量,此时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求人倍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该值甚至超出一倍之多。所以从有效求人倍率的角度分析,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劳动力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泡沫经济后,日本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低迷期,这一时期,日本劳动力短缺现象随着经济发展状态的变化而出现小幅波动。经济发展较好时,劳动力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经济发展较差时,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而这种形势也受到了日本政府的高度关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和总人口数量在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呈下降的趋势,故而可以看出日本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所以日本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短缺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也有某些年份的有效求人倍率在1以下,但是若有效求人倍率持续四年不断上升,则有效求人倍率将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1倍,从而产生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解决劳动力短缺的方法和效果

(一)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可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缓解劳动力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本十分重视国民教育。战前工业化建设中培养了很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上述优势资源在战后得以充分利用,同时人力资源也从军事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这对日本的技术革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战后,日本在重视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将目光投放到了基层教育当中。特别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顺应本国工业生产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又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故而日本在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视提高劳动者的个人素质,以人才带动经济的发展。

此外,日本政府将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从而以质量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上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行政机构应开展职业训练,且训练后要经过严格的考核,60年代又对法律做出了适度的调整和更正,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和完备的技术业务教育体系。不仅如此,企业在发展中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日本的很多大企业在发展中都设置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对职工进行专业系统化的业务培训,从而让员工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

(二)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日本的科技发展中,将外来引进与自主研发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日本的国情引进适应本国现状且在国内已有一定基础的技术。其中,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及船舶制造对劳动力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后,劳动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劳动力资源也得到了优化。并且日本政府对设备进口及外资准入控制十分严格,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引入技术,不引入设备。因为引入技术后可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自主研发,即可加深对国外技术的理解,也能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

技术进步率是评价科技进步在生产中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并不是所有要素生产率的叠加,其主要指的是无法归因于有形生产的部分,所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一般评价的是非有形生产要素的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增长情况。所以,在评价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时,我们可合理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其做出客观的判断。日本虽然在这一时期十分重视技术引进,但是其也重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科技的推动十分明显,很多行业由于得到了稳定的技术支持而减少了人力劳动,真正实现了省力化。省力化主要指的是增加设备投入,采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劳动。这一转变能够使很多生产环节由传统的人力劳动,变为机器生产,因此大大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故而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省力化的理念得到了大范围普及。这在机械组装产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组装工序中传送带系统得到了全面的改良,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因此避免了大量的重复作业,有效减少了劳动力资源。此外,电动机的普及与应用使得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升,高性能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生产中的劳动力需求,这也有效缓解了日本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三、结语

日本是一个劳动力较少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其劳动力短缺现象尤其明显,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自动化的发展,从而全面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进步,缓解了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刘湘丽.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劳动力不足对策及其启示[J].学习与探索,2017(10)

猜你喜欢

劳动力市场日本经济
探寻日本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城乡劳动力结构变迁影响因素透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紧张的简要分析
日本神社
经济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