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审视

2018-03-22潘星吴春梅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潘星 吴春梅

摘要:近年来,利益多样,思想多元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势渗透,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领导作用。伴随2016年12月7日在北京的召开,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言:

习总书记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纲领,也是全面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潮中占主导地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因事而化。具体的来说,就是把握思想的脉搏,积极回应学生的思想关切,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领学生成才。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激励广大学生共同前进。

习总书记曾同各界的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经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把握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面,建立在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所以,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丰富的事实”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让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

(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食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因时而进。即紧跟时代的脉络,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捕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时制宜,应时而动,瞬时而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理念,方针和原则关注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反映时代的特点。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时而进,核心内容之一就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时代素质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民和民族事业当中去,勇敢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近年以来,“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肆意泛滥,历史虚无主义,新儒化思潮,民粹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沉渣泛起,实质都是企图改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的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现实生活到网上生活。互联网也成为人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上的生活也多姿多彩。但是,与此同时,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舆论也多方角逐。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党性和人民性相統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要求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党性立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不掩饰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性和党性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从党性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政治纪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想要解决规律,首先要解决好理念信念的问题。必须时时刻刻牢牢抓住,并且践行到每一个细节的环节之中,不能有懈怠,自欺欺人。

(二)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元指导,并非不允许其他社会思潮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多样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和文化等社会意识以及价值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整合和亮出底线。其次,对政治问题的社会思潮,要亮出底线。马克思主义在涉及重大原则是非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的亮出底线,否则就会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在一定程度上,一元指导对多样并存发挥的是融合引导的作用。而这种融合引导,需要以并存为基础,离开了“异”,离开了多样并存,就失去了一元指导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说,一元指导是多样并存的保障,多样并存是为一元指导服务的,二者不是相互拆墙而是合作共赢的。

结束语:教育的方向和灵魂在立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把“为谁培养人”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解决好了,至于如何培养人就能很快找到方向、举措和办法。总书记强调教书育人规律,我的理解是,就是要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就是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就是要把那些长期形成的大家司空见惯的而又不当回事的非核心价值观的东西驱赶出去,让那些积极向上的给人强大鼓舞的始终充满正能量的东西占据学生头脑。

参考文献:

[1]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J]. 马晨,雷琳. 社会科学. 2008(01)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 陈秉公.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3)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嬗变与转型[J]. 郁建兴,陈建海. 北方论丛. 2008(01)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述评[J]. 姚会彦,陈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3)

[5]高校舆论环境的变化及其应对[J]. 刘慧群. 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 2009(0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