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引入策略探讨

2018-03-22谭双华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

谭双华

摘要: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课间休息时间较短,使得不同课程中延续性较高,为了降低延续性,激发初中生对物理课堂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求知欲望,把握好课堂引入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存在问题进行研讨,进而对初中物理课堂以实验引入、情景教学引入、故事引入、复习引入等方面对物理教学课堂引入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引入策略

前言

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为课堂引入,第二步为正课阶段,第三步为总结阶段。开始的课堂引入步骤对整堂教学起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重要作用。良好的课堂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快速提升对课堂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学生由于其他课堂延续带来的不良影响[1]。因此,物理课堂引入就尤为重要,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体现、课堂掌握能力的考验。而课堂引入不能死板,教师应根据经验,根据学生状况,随时调整多样化引入方式应对不同課堂情况,让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引入存在问题

(一)物理教学课堂引入兴趣低

学生对于每一节物理课堂学习内容均属于陌生内容,而物理教材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的按照书本内容进行教学,极有可能导致学生降低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进而导致学生不会认真听讲。由此可见,每一堂物理课教学开端第一步---课堂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将课堂引入内容表现得有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师应重视问题。

(二)盲目导入脱离教材内容

在物理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应注意导入内容要切合本堂课所教授内容,不能脱离教材内容本身,并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从第一步骤课堂引入开始,引导学生围绕本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学习,不脱离本堂课教材规定内容,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吸收该堂课所教授知识。合适并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与当堂所学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才能够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事半功倍,为整堂课程做完美铺垫。

(三)导入缺少连续性

课堂引入是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重要课堂环节,能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同时根据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能够使两节课堂增加连续性,让学生明白两节课堂所教授内容的内在联系。而现在很多教师对课堂引入连续性完全没有观念,一般只会说“上节课我们讲到……这节课我们开始讲……”就将引入环节平淡的完成了,完全忽视了借旧引新的重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性和求知欲。

二、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引入策略分析

(一)以实验提升引入效率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基础源于实验,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缺且最重要的环节。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生对物理实验十分好奇且愿意积极参与,因此如果以实验为课堂引入方式,将以最快速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升课堂引入效率。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可根据当堂教学内容,多引入实验内容,实验可以直观的反应物理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习的习惯。之后可以根据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对物理教学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例如,在摩擦生电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操作,自由选择想让其摩擦生电的材料进行操作,看看在不同材料摩擦生电的区别,而在此环节中,有些同学可以用尺子摩擦后吸起纸屑,有些同学可以将气球摩擦后粘在墙壁上,诸如此类,就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再根据实验现象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以传说、故事引入

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在课堂引入一些故事或者播放一些故事的短片,不仅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讲解“杠杆原理”时,可以播放一段阿基米德的趣味短片,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翘起地球,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何阿基米德会这么说,让学生进入思考,之后教师引入本堂课教学内容,最后解释为何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便可以翘起整个地球。

(三)开展情境教学引入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而且会有很多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所见,了解生活中物理现象的重要性[2]。在教学中,创建合适的生活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观念,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物理现象形象化,让物理知识变得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身边自然和生活物理现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情境。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让学生准备一根塑料软管,在软管中注入半管水,让学生将软管以“U”字形双手抓好,不断改变软管两端高度,发现软管中水两端高度适中保持不变,让学生观察同时分析原因,教师再引入本堂课课题。

(四)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教师依照对上堂课所讲内容进行复习,从而引入本堂课课题是目前教师较为常用的方式。复习上堂课所学内容来解题本节课学习知识,连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宽初中生思路,同时也检查了学习对上堂课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敦促学生巩固知识的工作[3]。例如,学习欧姆定律,在初中生学习了串联、并联电路的知识后,教师会再讲一节两个知识的综合课程,通过实验、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串联、并联电路之间的差别,并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验串联、并联电路综合在一起的实验课题,这样就让学生对串联并联知识的认知有了提高,也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堂内容和之后课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

教学本身没有固定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应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更侧重于物理课堂引入的重要环节,让各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合理有效的结合,以达到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迅速接受、吸收,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雅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黄其添.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8,7(06):94-95

[3]甘国俊.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引入策略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01):127-128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初中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