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

2018-03-22陈璐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多元发展兴趣信息技术

陈璐

摘要: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实践性、信息化及综合性为一体的现代技术学科,只要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一定会拓展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多元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这主导的现代科技教育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参考、借鉴,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信息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要求教师要广泛听取其他学科的相关经验,结合本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激发学习热情,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小学生自控力差,学习往往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无意识地学习。在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趣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如小学低年级小学生手小,鼠标拿不稳,操作时有好多小学生是双手操作鼠标,为了使他们能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除了让他们玩“纸牌”、“空中接龙”游戏外,我还从网上下载一些鼠标练习游戏。如“比比谁的耳朵是最好的”的游戏,让他们听辨一下双击的声音特点,然后通过让学生用“扫雷“、”猫狗大战“等游戏来练习单击、双击的能力。这样,在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得到了智力的锻炼,也提高了灵活操作鼠标的能力。

又如学习指法练习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用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警察抓小偷”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再玩这个游戏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参与

教学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教学实践中,我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让学生学习新知。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我们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例如在进行鼠标的使用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如:讲鼠标的常见形状以及它的含义时,我采取了这种形式。我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学习了windows窗口的许多知识,在使用鼠标操作时,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鼠标的形状是不同的……”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表示:“对!不一样!”“这节课就由你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找一找鼠标都有哪些形状,并且想想这些不同形状的含义!”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上机寻找了,只怕自己比别人少找一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窗口知识积极上机寻找鼠标的各种形状,通过总结,学生找出了鼠标的六种常见形状:箭头、沙漏、多向箭头型状、小手、和“I”等,并且一一说出了他们的含义。通过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实施课程整合,促进学科知识的多元化发展

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信息技术教育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的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的新型课程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必须与其他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

例如,在powerpoint一章的综合练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我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要求主题明确,围绕主题,恰当组织各种多媒体信息;注重演示文稿整体风格的统一。并采用发布电子作品及交流答辩的方式进行评价。

首先要求学生学习对周边生活、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主动地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可利用课余、双休日对本地的环境保护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对环境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分小组制作电子作品,发布并进行交流答辩。在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学生在完成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制作电子文稿的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环境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

再如:在“寫字板”的教学中,可以将语文、数学或其它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范例及练习使用;在“画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一方面可与美术学科中的有关知识结合,介绍色彩、绘画工具、绘画技巧等知识,同时也可与数学学科中有关作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有机整合;在“MIDI”的教学中,可将音乐学科中的一些内容比如“五线谱”贯穿其间。通过将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合于信息技术教育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使学生在学习上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使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的学习实现双赢。

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实践性、信息化及综合性为一体的现代技术学科,只要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一定会拓展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多元发展兴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发展调查报告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中本土资源的利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