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的原则

2018-03-22齐英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微课信息技术

齐英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受到广泛关注,并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热点,人们开始从认识阶段走向实践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的原则。

关键词:微课;教学资源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兴起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无法顺应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模式”,难以满足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因带宽和网速,造成了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浪费。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带宽加大,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发展,无线网络日益普及,以及移动终端日渐流行,互联网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迅猛流行起来。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一词应运而生,并被在线教育界人士广为采用。

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作用已毋庸置疑,但在设计信息技术微课时有一定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是微课设计与制作不变的原则

微课的特征之一就是自主學习为主,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是微课设计与制作永远不变的原则。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要心中有学生、眼里有学生。这样才有可能制作出有用甚至有趣的学生喜欢的微课。

(一)从学生眼睛的角度看画面,从学生耳朵的角度听声音

据调查,在网络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而微课能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制造出精彩的片段,短小而精悍。

老师在制作微课时认真分析一下:学生需要看到什么?学生需要听到什么?有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视听感受?这样才能让短短10分钟真正精彩。

我们的微课要一下子吸引学生的视线,就像网络上的游戏一样,用最快的速度映入学生的视野中。站在学生眼睛角度,就是在微课视频设计时,画面要尽量的活泼些,不能中规中矩的。视频的内容是教学内容本身,不要出现可有可无的教学过程。尤其是一些拍摄性的微课,拍摄角度一定要站在学生观察、模仿、学习的角度拍摄,比如在手工制作、音乐演奏、实验操作等方面要顺着学生俯视观察的角度拍摄。

从学生耳朵的角度听声音。就是要将知识的讲授与情感元素有效的整合。教师讲授的声音要抑扬顿挫,语气不要生硬、呆板、缺乏亲和力而平铺直叙。快慢节奏要合适。要找到一对一、面对面讲话的亲切感和自然感。否则,会让人有你在大会上发言或播报新闻的感觉。

(二)在教学思路和策略的设计上,要从学生的心理心智发展特点出发

这一点和课堂教学要求是一样的。好的微课,要善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心智特点不同,要用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或思路来引领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困难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顺着学生的问题思路展开内容讲解,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此外,还可以灵活使用归纳总结、联系对比、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设计思路。总而言之,要善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按照学生的思维重组知识呈现顺序,真正做到在教学思路上“以学生为中心”。

微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驾驭,在于教师充满人情味的耐心讲解,在于透过语言信号传递出来的亲和力、感染力。更在于微课内容与音视频的创意结合。总之,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是“我在你面前,我为你讲解”。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微课的制作才容易取得成功。

二、以教学内容、目标为中心的原则

信息技术微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学生要学有所获,否则学生不愿意学习微课。因此教学内容和目标就是微课重中之重了。黎加厚教授说,微课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如情景导入、问题解决,课程小结等,总之要有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或说明问题的过程。因为微课终究是“课”,它不同于一般的短视频或者微视频只是为了说明一种现象。

三、碎片化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微课由于其短、小而造成碎片化的突出特点,因此,会使得在理解某些知识时会造成前后割裂,不利于知识系统建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微课,要注意某些板块性知识或单元性知识要有其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比如“在Word中插入对象”,包括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在讲了如何插入之后,还要介绍其对象的属性设置,这样才相对完整,学生学了之后才能整体用于自己学习或某些作品的制作中。否则,只是学了“一招一式”零散性的知识,无法用之于实际学习、生活中。利用小结把讲授的内容扼要、简明地列成提纲,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减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负担。所以一个好的小结能给一个优秀的微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扬微课的“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以小见大,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的让学生动手做。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微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