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2刘萍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刘萍

摘要: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是高中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而且它与自然生态学、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备受人们所关注。启发式教学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高效学习和教学方法之一。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克服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

高中生物是高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在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在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和任务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主动性,需要在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

一、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有些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方便就直接讲授课本知识点,以传统的说教模式来上课,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都相对落后。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就将课本的知识点或者重点直接板书在黑板上,或者以读的方式让学生将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记在课本或者笔记本上,而忽略了在课堂中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有些地方是由于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用具,使得课堂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

例如,当高中生物教师在讲授“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章节的时候,给学生讲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图片或者是视频来清晰地表现这一个结构层次,但有些教师却只是简单地将这个知识点罗列出来,使课堂显得很枯燥,也未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中忽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上课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却忽视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对重点或者是考点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对学生实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即时做题并实行题海战术,而且他们在让学生做完题后,又没有给学生解释清楚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内容蕴含,只是让学生自行去理解答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思维未能有效展开,不利于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学生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他们并有真正的对生物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是把高中生物当做一个高考的台阶,违背了新课标对生物学习的倡导。

例如,有些教师让学生完成练习题: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哪一个?A。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 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 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但教师只是简单地跟学生说这题的答案是选择B,却没有跟他们解释清楚,是由于玉米和变形虫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无论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变形虫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原生质层。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

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这是对实施启发式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设计这些教学的问题情景的时候,教师最好可以根据自己班上的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个别差异性来融合学生的学习求知心理和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使得这些教学的问题情景可以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造成学生元认知上的冲击,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点的思考,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把握好生物学习的本质要求。例如,在教学关于“病毒的相关知识”时,要讲到“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在这部分的内容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播放相关的视频影像,让学生在感受生动的视觉冲击时,创设问题情景:这些病毒一定要寄托在其他生物身上吗?那当病毒寄托在不同的生物上时,它们会有所不同吗?要怎样被它们进行分类呢?

(二)引导深层思维,启发协调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避免总是以简单的方式将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实现在过程启发和结果启发的协调,实现了启发和协调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倾向可以让学生去思考的方面而不是单纯的答案,使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也会受到启发,学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启发自己的思维。这不仅让学生学会去回答问题,掌握生物学习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

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的,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 )。

A.特殊活性蛋白质;B.DNA;C.微量元素类;D.大量元素类。

或许学生已经知道答案是C。微量元素类,但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思考:有效成分是生物组织中的某些物质,因其用量极少,所以最可能是微量元素类。羚羊或犀牛为野生食草动物,取食范围广,角化蛋白质中含丰富的微量元素。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