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中学体育教学 安全意识应当先

2018-03-22吴兰敏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防护安全意识中学体育

吴兰敏

摘要:体育教学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安全意识。体育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学中时刻注意体育设施的安全性,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并且不能因为容易发声安全事故就产生惧怕心理,影响课程开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安全意识;教学策略;防护

体育学科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学科。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是头等的大事,是目前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焦点,体育教师要抓好体育教学,安全意识最当先。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如何处理体育教学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放在首位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体育课前充分了解学情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再教学前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学生的学情。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和校医、保健教师取得联系,对近视眼病弱学生以及其他一些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在教学中给予照顾。有一次,我在体育课教学中,在做准备活动时,有个女学生突然晕倒,通过及时的救治脱离了危险,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血糖特别低,原来在别的老师上体育课的时候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因为我没有及时的和原来的老师沟通,学生的情况没有及时的了解才差点构成安全意外。

二、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学生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學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时刻注意体育设施是否安全

体育设施要定期检查,防止设备陈旧造成事故。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等受风吹雨打、日晒,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学校没有及时检查、发现,学生在活动时器材就有可能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教师要重视课前场地设备的安全检查。场地的平整度、器械的稳定性、器材的牢固性等都直接影响锻炼时的安全,必须经检查确认后投入使用。当检查后发现隐患时,一定要及时排除,确保使用的安全。千万不能让那些摇摇欲坠的篮球板,缺腿少脚的跳跃器、固定不稳的单双杠、足球门、填沙不满露出坑边的沙坑等严重威胁练习者安全的器械设备出现在校园之中。一经发现,必须及时处理,该换就换,该修即修。一时解决不了的,立即将其封闭,以免祸害伤人。跳跃课要挖松沙坑,注意清理异物。起跳板、跳高架安放要平稳,支撑跳跃课要检查使用的器械有无损坏,安放是否平稳,垫子的边角是否重叠或有缝隙。跑时要清除跑道上露出棱角的砖石,并填实沟坑。

四、教学中对应安全事故要有充分的准备

(一)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

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二)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锻炼兴趣。可以采用比较法来提高分析综合能力,通过竞赛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两组学生练跳箱,一方面进行正、误对比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跳不过;另一方面以正确动作跳过者计分进行比赛,看哪组完成质量好,好在哪里,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练习效果,减少不安全因素。

(三)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

我们知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

(四)对学生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动作应有心理准备并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把握和指导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五、正视安全问题,做好准备就不惧怕

由于安全问题客观存在,部分老师还在这方面吃过苦头,因此,会有部分老师产生惧怕心理,进而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人不敢安排一些激烈对抗的项目和一些体操类、投掷类项目,甚至有人出现只要安全不要内容的课。另外,从学校角度看,领导也害怕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出现,进而有随意删减体育课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产生,表面上看是规避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但已经严重干扰了体育的正常教学活动,使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翟伟.中学体育教学安全风险分析及规避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175

[2]徐洪涛,管学豪.论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建构[J].学周刊,2017(29):125-126

[3]邹恒曦.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价值与实施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5):35-36

猜你喜欢

防护安全意识中学体育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