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3-22袁宝金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袁宝金

摘要: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到关注个体,最终实现教学优化。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断突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方法与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一、为学生提供“预习”的平台,形成良好习惯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就比较放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前预习的习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③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二、为学生提供“讨论”的平台,构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如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若能根据算式特征,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巧妙结合,就能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在教学时,可根据不同的题目,帮助学生在运算的训练和讨论中,总结出常见的运算技巧,如“同号结合法”(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减,可防止运算过程中出现符号错误)、“相反数结合法”(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使运算简化)、“同分母结合法”(几个分数相加减,把同分母的数先结合相加减,可免去运算过程中通分的麻烦)、“凑整结合法”(几个分数或小数相加减,把相加或相减得整数的项结合起来,可使运算更简化)、“拆分结合法”(对于含有较多带分数且分母不同的式子,可把带分数分离成整数与分数后,然后再把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统一结合法”(当算式中既有分数又有小数时,可视具体情况把它们都转化为分数或小数后再计算)。讨论停止后,学生质疑,其他组学生帮助解疑。

三、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學习。

学习贵在疑,多思多疑,多思多进。教师要不断在训练中,通过一题多解,探究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并通过多种解法的比较,择优弃劣,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速度与质量。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的问题极为重要。问题要有明显的数学概念,并含有技巧性,存在多种解决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形成思维的能动性。知识的讲授,题型的讲解都要尽可能向技能方向拓展。如:

一条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0,0)与(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由于已知此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由此可知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又知最高点的纵坐标,于是可以得到抛物线最高点的坐标,因此,可将三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一般式y=ax2+bx+c,构成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另一方面,由已知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可用顶点坐标公式和已知两点的坐标,构成方程组求解;由已知条件能确定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利用抛物线的顶点式y=a(x-h)2+k求解;因为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还可利用抛物线的两根式y=a(x-x1)(x-x2)求解;另外,也可联想到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求根公式求解。如此一探究,此题至少就能得到五种不同角度的解法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在课堂上或习题的训练中,我们要创设不同的情境,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也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数学教材中的法则、性质、公式或辨析易混概念等教学时,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论,用合理推理的方法先进行合理的猜测,形成假说、猜想,然后再予以验证,从而得出熟记法则、性质、公式等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