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22尹宇飞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尹宇飞

摘要: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它们琅琅上口,字字珠璣,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因此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像春风一样的融入了教学课堂。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上千年的发酵,在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古诗词更是精华当中的净化。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普及不到的时候,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很简单,基本上都是套路教学:学生背诵、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老师考试。所以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情况上不尽如人意。我们进入了新的数字化信息时代,现代技术无疑给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新鲜的教学方式和更加标新立异的讲授模式。在教学中充分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方便。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倘若是比较枯燥的东西他们大多不感兴趣,这样就造成了老师逼着学生学习,被动学习的状况的发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视频、音乐等多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可以主动的获取有关知识,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讲课过程中的视频内的小蜻蜓点水而非,伫立于荷叶之上,灵动活泼。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把诗句所描绘的库管食物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着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愉悦。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中提升素质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到当时的情境,使得其可以有所自己的感悟,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理解了文章的意境以及诗中人物的性格。例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诗人对于六月西湖荷叶连天的美景的描写,极力的渲染,学生在通过对画面观看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妙的风景,使得无限风情油然而生。提升了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情操得到提升。

(三)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词应用最多的是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形象、声音、色彩等都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诗词的思想意境,使得学生可以情不自禁的沉浸在美得享受之中。通过学生的耳濡目染提升其审美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多媒体将画面呈现在荧幕上,黄昏的古道,西风呼呼,落叶遍地。枯藤挂在老树上,鸦雀归巢,三俩声孤独的啼叫。使得学生通过景色开始联想,然后联系到整个文章的意境,提升了审美观,也帮助学生理解了情感的变化。

(四)提升了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网络的教学优点是容量大,学习方式广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学习,有针对性的使学生学习其感兴趣的知识点,自助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实践真名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说话训练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如我在教低年级小朋友学完《鹅》时,就出示了事先制作的显出诗歌内容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听着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长着嫩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湖水清清的,水中有几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红红的脚掌正悠然地拨动着。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金光。偶尔,大白鹅昂头叫两声,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三、运用信息技术,了解地理位置,体验课文意境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地理位置较广,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认识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黄鹤楼”、“扬州”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再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两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如“西辞”,还便于学生理解诗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心境和“孤帆远影碧空尽”所表达的诗人对老朋友依铱惜别的情意。通过运用幻灯手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了诗歌中的地理位置及其关系,便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而且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