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美是开启素质教育的好窗口

2018-03-22郑志英张怀胜

魅力中国 2018年42期
关键词:语言美素质教育

郑志英 张怀胜

摘要:语言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学生时代正是每个青少年学文学、通语言的关键时刻,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水平,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打开素质教育的窗口,渗透素质教育的目的,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言美;素质教育;窗口

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青少年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通俗的说,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既合格又有特长,发展特长必须先要合格,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前提。学校教育主要在课堂中进行,而学生在校时间多数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中最能渗透素质教育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我把语文教学当做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运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要注重用优美的语言美化生活,让学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列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文中,用“”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呀;三个优美动听的排比句,先描写漓江的水,再用“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三个优美的词组组成的排比句来描绘桂林的山,最后把山、水、人综合起来,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束全文。优美、动听的课堂语言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生动悦耳。把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形象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美好的向往和无穷的回味。在讲解这篇课文时,老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头脑中立即浮现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语言、文字,图画,音乐并合并在一起,文中有图,图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文并茂。这样,通过优美文字的讲解,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内心世界得到巨大的冲击和净化。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排比,联想等表现手法,用这些,手法进行习作练习,可以让同学们在随后的习作中写《可爱的中卫》、《美丽的家乡》,《可爱的校园》等一类的文章,并且都能用優美简练的文字,把事物的特点描绘得清清楚楚。为加深记忆,还可以组织学生看古迹,游景点,让学生现场作文,以达到升华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引人入胜,美化生活的作用。

其次,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运用动听的词句,描写场景,借景抒情,以促发素质教育的萌芽。例如:在教白居易《暮江吟》中用短短四句动听的语句,对深秋场景加以描述:那夕阳照在江面上,映红了大半个江面。青翠的草色映在另一半的江面上,红绿相映,渐渐红淡绿消,一弯新月升上天空,露水凝结在草上,像珍珠似的在月色下闪闪发亮,这样宁静的夜色给人留下“露似珍珠月似弓的美好印象,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恋,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在教这首诗时,要抓住这些优美质朴的语言,讲深、讲透,讲懂,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其思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挚的感情的方法。小学语文所选古诗词很多。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诵读这些诗词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起潜移默化地作用。例如:

(1)怀古诗。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2)咏物诗。如《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山水田园诗。《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战争诗。《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行旅诗和闺怨诗。《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送别诗。《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使学生产生努力学习,丰富知识的强烈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学生想学、乐学,产生对素质教育的强烈欲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再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运用华丽的诗篇,回味过去,描绘未来,以激发学生对素质教育的浓厚兴趣。列如在讲解《狱中联欢》时,要抓住邓建忠语言文字背后的真实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把渣滓洞监狱中“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说明这些华丽词句的原意和现实意义,让学生在体会课文中对理论的深刻含义的基础上,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时光,奋发向上。形成尊师守纪,勤学多思,勤学好问的良好学风。对素质教育产生认知感和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优美动听的语言,美化学生的心灵,传播崇高风尚,就一定能使学生对素质教育有新的认识,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语言美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引领学生踏上优美旅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美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