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难缠的对手”到“亲密的伙伴”

2018-03-22周静华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菲菲入园家园

周静华

“老师,谢谢你一直以来对菲菲的关心和照顾,也谢谢你对家长的耐心和理解,中秋节快到了,预祝你节日快乐,全家幸福!”一早收到菲菲妈妈的QQ留言,虽说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却令我非常激动,思绪也翻飞到了六年前。菲菲毕业已经三年了,记得六年前刚接那一届小班时,菲菲妈妈可以算是一个超级难缠的家长,隔三差五搞些“动静”,弄得我们焦头烂额,精疲力竭。

汤泡饭风波

开学第一天的傍晚,菲菲妈妈在把孩子接回家后又折了回来,细细询问菲菲的情况,看起来满脸的焦虑。我耐心地向她讲述当天菲菲的表现,当谈到菲菲午餐吃得较少,鸡肉和土豆都不肯吃时,菲菲妈妈言语间流露出了责怪的意思,她叮嘱我们:“下次要给她先喝汤再吃饭,或把汤拌在饭里,孩子在家都是这样吃的,不然她吃不下去。”她又强调:“孩子不喜欢的饭菜就不要给她吃。”我听了,便耐心地向她解释起幼儿园的膳食营养管理理念,还谈到汤和饭混在一起吃会损伤肠胃,不利于消化和吸收。我希望家长能利用孩子入园开启集体生活这一契机,配合教师一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可她的反应告诉我,她对此并不认同。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多次围绕孩子的进餐问题和我们交涉,希望我们能让孩子按照既定的习惯进餐,不要试图改变孩子。她甚至找来了一本日本的育儿书籍作为“科学依据”,来证明她的观点。书中,她用红笔画出了这样的句子:“孩子不想吃的饭菜就不要强迫孩子吃,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复合维生素片补充营养。”我们发现书中有些她引为“宝典”的做法是针对肥胖儿的,或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的“权宜之计”,而菲菲长得非常瘦弱,显然这些方法是不适用的。对于她断章取义地理解书中观点,我们无法认同。由于我们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她去园长那里投诉了。

绝食行动

在进餐时我们想尽办法鼓励菲菲多吃一点,比如,有时我们做出“馋猫”状,引她尝一尝平时不爱吃的菜;有时我们和她玩“餐厅游戏”,她点菜我们上菜。终于有一天,菲菲吃完了自己的那份饭菜,我们马上奖励了她一颗小星星,并给她妈妈发了短信,希望她回去也继续给予鼓励。菲菲很开心,还破天荒地多要了一份餐后水果。正当我们为菲菲的进步感到高兴,为自己的付出有了成果而感到欣慰時,第二天,菲菲妈妈的一句话让我们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请老师今天不要给她吃午餐了,我不想勉强孩子做她不喜欢的事情。”午餐时间,菲菲果然不肯吃任何东西。下午吃点心时,她饿得一下子吃掉了两碗赤豆小圆子。我们不禁心疼起来。离园时,我们告诉菲菲妈妈,这样做孩子的胃会受不了,她不置可否。好在菲菲的“绝食行动”只坚持了一天。

体弱儿事件

学期初的体检,胃口小又挑食的菲菲被列为“体弱儿”。我们向家长报告了体检的结果并发放相关指导资料,希望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体弱儿的健康管理,从饮食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着手帮助孩子早日达标。别的家长都表示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可菲菲妈妈的反应让我们又一次“很受伤”。深夜,她给我发了短信,写道:“我不认为长得瘦小就是体弱,如果老师因此而认为我的孩子是体弱儿,我不能接受。”我想,一向好强的菲菲妈妈一定是不能接受“弱”这个字眼,便耐心地和她解释了体弱儿的概念和体检时的判定依据,并强调了如果家园可以很好地配合,孩子的健康状况完全有可能得到改善。但菲菲妈妈坚持认为孩子只是长得苗条而已,并不算体弱儿。

其实,除了进餐问题的矛盾外,菲菲妈妈还有很多“难缠”的事。比如,菲菲妈妈根本不理会新生家长会时我们给的建议——“与孩子分别时请坚决一点,有利于孩子尽快适应”,每天入园都会上演“难舍难分”的戏码,常常是把孩子送到班里之后还会陪很久,直到不得不离开。但孩子一哭,妈妈就又会回头安慰。这样的过程会反复很多次,于是,孩子的哭闹不断升级,结局往往是: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中妈妈抹泪离开。即便这样,菲菲妈妈也常常并不真的离开,她会躲在窗外偷偷观察,或者到对面那幢楼去瞭望,甚至会在我们户外活动时突然现身。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每天都试图用更激烈的行动来留住妈妈,也会一直向室外张望,期待着妈妈的出现,完全无心参与我们组织的活动。而菲菲的哭泣和菲菲妈妈的突然出现,也常常令其他幼儿“触景生情”,进而嚎啕大哭。菲菲妈妈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班里正常活动的开展。

我想这些事件的根源在于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工作的不了解和不信任。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想,只有让家长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才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一、深入家访。了解症结

利用休息天,我和搭班老师对菲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家访。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菲菲妈妈生下菲菲后,由于和爷爷奶奶的教养观念有分歧,好强的她在孩子一岁时就坚持和老人分开居住。菲菲爸爸在外地上班,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可以说菲菲的养育全靠妈妈一人。菲菲妈妈自己经营一家婴儿用品店,菲菲入园前,每天和妈妈一起在店里看书、画画。菲菲妈妈说自己是“照着书本科学喂养的”。她主张尊重孩子,让孩子个性化发展。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更能理解菲菲妈妈了,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一方面,亲子间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状况,被孩子的入园打破了,妈妈和孩子一样患上了分离焦虑症,她十分担忧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妈妈的情绪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使得孩子对幼儿园充满了恐惧和排斥。另一方面,家长平时阅读了一些育儿书籍,依着自己对书本的理解形成了一定的育儿观,但这种观念不见得就科学。同时,因为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理解不深,或者觉得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因而对幼儿园以及教师缺乏信任。我想只有让她走近幼儿园,让事实说话,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可能转变她的观念,建立起她对我们的信任,从而积极开展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二、积极反馈,争取配合

考虑到菲菲妈妈非常渴望全面细致地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们为菲菲妈妈创造机会,让她可以在不影响我们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进园观摩半日活动。她非常欣喜地答应了。然而,当她看到其他孩子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和游戏中,而菲菲则呆坐一旁或一直黏着妈妈时;当看到午餐时其他孩子都自己动手吃得津津有味,而菲菲却在一旁抹眼泪时;当看到其他孩子已经结交了朋友一起玩耍,而菲菲则独自在一旁默默观看时……特别是看到和她们住同一小区的一贯以来内向羞涩的茜茜也快乐地和老师、同伴一起游戏时,菲菲妈妈没法继续淡定下去了。

我抓住时机,又一次与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我对她说:“孩子的入园适应期有长有短,因人而异,但家园配合、步调一致,能加速孩子适应的步伐。你看,绝大部分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很喜欢来上幼儿园了。”我特意以她比较熟悉的茜茜为例,来谈我们的观念和方法:“刚开始的几天,茜茜也几乎整天以泪洗面,饭都不肯吃,觉也不愿睡,她妈妈很心疼,想缓一缓,在家待几天再来幼儿园。我就和她的爸爸妈妈沟通,建议他们要让孩子坚持天天来幼儿园,否则会前功尽弃。他们听取了我们的建议,入园时和孩子简单告别后就离开。我抱着茜茜,安慰她,和她谈心,并利用玩具和游戏转移她的注意力,很快她就和老师建立了新的依恋关系。到第二周,茜茜就很少哭了,而且很喜欢老师。”我又谈到了茜茜进餐问题的改善。菲菲妈妈知道茜茜原本也和菲菲一样食量小,说起进餐问题,大人都觉得头疼。我告诉她:“我们知道茜茜的饭量小,所以每次都会先少盛一些,鼓励她尽量吃完,不够再添。我们还引导和鼓励她尝试不同的食物,看到她有微小的进步就给予激励,现在她每天吃饭虽然还是吃得不多,但都开开心心的。”接着,我又谈到菲菲,对她的优点给予极大的肯定:“菲菲其实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孩子,她能自己扣好衬衫纽扣,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这真的很不容易,可见她观察细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做事很专注。”话锋一转,我又谈到了菲菲当前的问题:“她太过于依恋妈妈了,才会适应得比较慢。”我还谈到了家长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如果不能和教师保持一致,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孩子的适应与发展:“那天你让我们别给孩子吃午饭,孩子在一旁都听进去了,到了中午果真一口都不肯吃,我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妈妈说了幼儿园的饭菜不好吃就不要吃。其实,孩子有时只是闹点小情绪,不见得真的不愿意,可是我们大人当真了。那天的午餐是牛肉炖土豆,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看出菲菲内心是很想试试的,只是想到了妈妈的话,就一点也不肯尝试了。”我又举了另一个例子:“那天美工区活动时你也在一旁,我一直鼓励菲菲给树叶宝宝涂上喜欢的颜色,看得出她在考虑我的建议,也在观察着同伴们的活动,此刻,只需妈妈的一个鼓励,也许她就能拿起画笔了,可是你的一句‘不愿意就算了,让她收回了已经伸出的小手。”最后,我总结道:“我知道你的教育观是要尊重孩子,不希望勉强孩子做她不喜欢的事情。但我认为,尊重并不等于放任,真正的尊重应是支持孩子的成长,给予适时的引导和适宜的帮助。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因材施教。作为老师,我希望得到你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起配合,支持孩子的发展。”一番沉默后,菲菲妈妈表示愿意试着改变观念和方法,和教师一起努力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于是我们双方约定:首先,不搞特殊化,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孩子在园时家长不要长时间陪同或突然出现,早晨送到幼儿园简短安抚后,家长立刻离开。又如,不纵容孩子之前爱吃汤泡饭、挑食等不良习惯,家园一致,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即使不爱吃,也愿意少量尝试,从而让孩子渐渐适应。其次,家园齐步走,坚持正面教育,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对其不足也要及时引导。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双方及时交流沟通,共同商讨对策,家园步调一致、协同教育。

三、增进交流,贏得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菲菲妈妈履行了约定。除了日常接送时的交流外,我们还经常以短信或电话的形式向她反馈孩子的情况,特别是孩子的微小进步。如,“今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非常棒,她用手指点画桃花时很专注,回家妈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今天下午的点心是孩子爱吃的饺子,孩子吃完还主动要求添两个,看着她吃得香香的,老师真开心。”“今天起床时孩子不仅自己很快穿好了裙子,还主动帮助了一旁的娜娜穿衣服,老师为她感到骄傲!”……除此之外,我们还借助家园联系本和成长档案册,以书面的形式反馈孩子在园的成长和变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园一致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入园不再哭泣黏人,变得日渐开朗起来,她还改掉了吃汤泡饭的习惯,脸色红润了,体重也有了增长。那年春节,菲菲妈妈发来了感谢短信:“菲菲比入园时长高了、长胖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都是老师的功劳。感谢老师这几个月来对菲菲的关心,以及对家长的体谅和耐心沟通。”短短数语使我们感到真诚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由于菲菲妈妈是自由职业,工作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为了引导其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我们邀请她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类家园合作活动,如家长志愿者活动、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助教活动中,菲菲妈妈担任“故事妈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好饿的小蛇》。活动前,她虚心地向我们请教如何设计活动环节,如何向孩子提问,运用怎样的教具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精心的准备换来了活动的成功。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她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活动反馈表上,她这样写道:“参与助教活动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也学习了与孩子互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感谢老师搭建这样的平台,让我更懂孩子,更懂教育,让我也获得了成长!”在家长志愿者活动中,她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动员远在外地工作的菲菲爸爸也抽时间一起来做志愿者。他们合力制作的趣味玩教具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此外,在幼儿园的“巧手妈妈私房菜大比拼”活动中,她充分发挥了厨艺方面的特长,贡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菜一“荷兰牛柳”,令孩子们大饱口福,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菜谱。

在丰富多样的家园沟通与合作中,菲菲妈妈渐渐理解并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付出。建立了这样的情感后,她会主动协助我们的各项工作,如,在孩子演出时来帮孩子化妆,在我们布置班级环境时帮我们搜集材料。擅长种植的她还非常关注班级自然角,主动来和孩子们交流照料心得,提供植物照料小贴士。家园关系的融洽也对菲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妈妈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让菲菲充满了自豪感,同时在妈妈的榜样作用下,菲菲也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性格变得开朗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在大班时的“故事大王”比赛中,我们看到了勇敢、自信的菲菲。

菲菲妈妈的转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在家园合作之下菲菲的健康成长,使我深刻理解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强调的“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我也更加坚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园间彼此理解和信任,支持与配合,才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菲菲入园家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梦中家园
菲菲生气了
不合群的菲菲
温馨家园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无忧家园”
随菲菲 没有篮球 我将不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