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幼儿发展的课程

2018-03-22黄双雷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娃娃物品游戏

黄双雷

当前,收发快递已经成为每家每户经常发生的事情,成人世界的变化正在悄然影响着身边的幼儿。一次,在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自发地玩起了送快递的游戏。我们发现快递游戏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若能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将会促进幼儿对快递员这一角色的社会认知以及同伴交往、语言表达、问题解决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下文以追随幼儿问题的方式呈现快递游戏的发展历程。

一、玩快递游戏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角色游戏中,乐乐说:“203,有人吗?你家的快递到了!”佳佳说:“好的,来了!”旁边的幼儿听到他们的对话后也纷纷赶过来说:“我也想收快递,给我一个……”幼儿对快递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了解幼儿已有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共同准备材料,以推进快递游戏的发展,教师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教师首先问幼儿:“你收到过快递吗?在哪里收过快递?”通过谈话,教师发现全班幼儿均有收快递的经验,他们主要是在家里、小区的物业服务中心或收件宝里和家长一起收取快递。教师接着问幼儿:“你收到的快递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纷纷回忆道:“是用袋子装的。”“是用纸盒装的。”教师继续问:“谁运快递?他们用什么工具运?”幼儿争先恐后地表达快递员们用三轮车、电动车、大篮筐等运快递。最后,教师问:“你们想玩快递游戏吗?快递游戏需要什么材料?谁来准备?”幼儿讨论后认为,玩快递游戏除要有快递员外,还需要车、各种快递盒子和袋子等。大家可以从家里带来玩具车、自行车等,并收集各种废旧纸盒、快递盒、快递袋。

谈话活动后,幼儿开始收集快递游戏所需的各种材料。接下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材料投放到活动室外走廊里两个中班的幼儿共用的角色游戏区,并在那里开辟了一块空间来摆放材料。在快递游戏区,有4个货架用来存放幼儿带来的各种快递纸盒,旁边放着幼儿带来的自行车、玩具车、大篮筐等运送快递的工具,这样一来就有了快递站的雏形。最初的游戏状态是5个快递员(因为运送快递的有5辆车)随机给4个娃娃家以及理发店、医院、银行等送快递,快递员只满足于运送快递的过程。

二、有的家里快递多。有的家里没有快递怎么办?

投放材料以后,快递游戏基本上都处于幼儿自发探索阶段,幼儿会在游戏时主动向教师表达自己在运送快递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有的幼儿说:“我送了好多快递!”有的幼儿说:“快递全送完了。”为了给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教师在游戏后组织讨论,让发现问题的幼儿先表达,其他幼儿提想法和建议,这样也促进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推进了游戏的深入发展。例如,快递游戏刚开展几次,许多幼儿发现由于快递盒上没有标记,快递员只是随机地给各家派送快递。送完快递,幼儿发现有的娃娃家里快递多,有的娃娃家里快递少,而理发店、医院和银行没有快递。每个地方的幼儿都想收到快递。幼儿纷纷表达了上述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建议给每件快递贴上标记。教师追问:“贴什么标记?家里收快递时快递盒上贴的是什么?”幼儿想到了快递單,说快递员是按照快递单上的地址来送快递的。尽管在快递游戏材料的准备阶段,父母开淘宝店的幼儿已经带来了寄快递用的快递单,但教师考虑到真实的快递单上需要填写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地址、姓名、电话等多种信息,且快递单上填写信息的空间很小,不适合中班幼儿。因此,在快递游戏中,教师没有投放真实的快递单。

当时班里正在开展有关标志的主题活动,幼儿已有设计标志的经验。于是,教师追问幼儿:“谁来设计‘快递单呢?‘快递单上可以画什么、写什么……”幼儿很快迁移已有经验,认为“快递单”上要有地址,还要让快递员和收件人能清晰地看出来是什么意思。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生成了全班集体绘画“快递单”的活动。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能自主表现娃娃家、理发店、医院、银行等场景的基本特征。例如,幼儿能概括出理发店的主要物品有理发工具、发型、梳妆台,超市有分类摆放的货架等,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见图1)。再如,幼儿能用绘画和符号的方式表现每一个娃娃家的主要物品和门牌号(见图2)。为了便于快速识别和收放,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收放标记让大家知道每个快递放在哪个货架上?于是,幼儿用201~204的数字以及最简单的发型、十字等表示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等场景(见图3)。这样既培养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绘画和符号表征能力。

三、快递很快运完了怎么办?

在后续一周左右的快递游戏中,幼儿都情绪高涨,争着当快递员,也非常乐意收到快递,但很多幼儿发现快递很快就送完了。在游戏小结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快递很快送完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互相讨论,想出了很多解决办法,如快递的件数多一点,快递员少一点,自行车也少一点,等等,他们是在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游戏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为了记录和分享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幼儿决定将它画下来,于是生成了“快递中的数学”的集体活动。为了完整呈现幼儿遇到的问题以及上述三种具体的解决办法,全体幼儿按兴趣分组,选一种“解决办法”绘画。绘画结束后,由于每个幼儿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呈现在快递游戏的环境中,因此我们只好通过幼儿自主评选的方式选出最能表现解决办法的作品,并说出选择的理由。我们按照问题和不同的解决办法把绘画作品分类呈现在室外走廊的黑板上。家长可以在接送环节到那里参观,幼儿也可以在接送环节或餐后等生活、过渡环节向家长或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或了解别人的作品。一两天后,教师利用餐前的过渡环节,给每个幼儿一颗星,让他们贴在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上,并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见图4)。最后选出每类中得票数最多的作品呈现在室外快递游戏的环境中,其他幼儿的作品则呈现在班级环境中(见图5)。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增加了快递的件数,减少了快递员和自行车的数量。由此可见,快递游戏的展开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课程不断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具有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征和评价的能力。

四、快递游戏有点无序怎么办?

随着快递游戏的深入发展,幼儿又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游戏时有人扔快递,怎么办?有的快递放错了,怎么办?自行车停放得太乱,怎么办?快递员骑车骑得太快,碰到我了,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继续利用游戏小结环节组织幼儿讨论,幼儿想到了很多方法。例如,快递员不能乱扔快递,因为快递里可能装了易碎物品;快递员需要看清标记再收放;小区里的车都是按照停车位停放的,送快递的自行车和停放自行车的地方也可以贴上车位号,对号停车;快递员骑车要慢一点,注意安全……

游戏进行到这里,为了保证游戏有序进行,幼儿产生了制订游戏规则的需要并自主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怎样让大家都知道并遵守约定呢?幼儿纷纷建议将规则画下来变成“快递站公约”。于是,我们生成了绘画快递公约的集体活动,幼儿分组绘画快递站的4条公约——注意安全、不扔快递、按标记取放快递、按车位停车,绘画后将作品分类呈现、自主评选(见图6),选上的作品成为快递站公约的组成部分并张贴在快递站(见图7)。

为了实现幼儿想出的公约“按停车位停车”,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地上贴停车位的边线,制作车位和车牌,幼儿迁移有关自己家车牌的经验,确定了苏A001~苏A003的车位和车牌(见图8)。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对照公约互相监督,解决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由此可见,适度的规则可以满足幼儿对秩序和安全感的需要,也是幼儿游戏的保障,幼儿更易于理解和执行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

五、游戏中我们可以收到真的物品吗?

在游戏开展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幼儿收到的快递盒都是空的。刚开始,大部分幼儿还满足于送快递或收快递的简单情节和动作,快到第五周时,幼儿的兴致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高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203娃娃家的“妈妈”收到了一个会发出声响的快递,她举起来不停地在耳边摇晃,试图打开来看个究竟,引来了同伴们的关注。教师看到后,走过去问她:“你猜会是什么东西?你想收到什么物品?”她充满期待地回答:“我想给我的娃娃买件连衣裙!她的裙子都小了!”

游戏结束时,当教师和幼儿分享上述片段并讨论想不想收到真正的物品时,幼儿都争先恐后地表达:“我想买鞋子给娃娃家的宝宝。”“我想买冰淇淋。”“我想买裙子。”“我要买发夹。”教师及时将大家的购买意愿记录下来,目的既是为了避免自己或幼儿遗忘,也是为了支持后续的讨论和游戏的进一步开展。

快递游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师从幼儿上述讨论时的表情、动作和争相表达的语言中读出了幼儿的渴望。幼儿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前期收放假的快递盒以及将快递摆放入柜的动作,他们希望更多的互动内容和情节,期待更多的惊喜、挑战和丰富的游戏体验。

在第二天的过渡环节,教师继续和幼儿一起讨论谁来准备真的物品、没有的东西怎么办等。幼儿纷纷发表意见,表示可以自己准备现成的物品,如果想要的东西家里有就带来,也可以自制或替代。接下來,教师还和幼儿多次讨论选购的物品用什么装,什么样的盒子既能方便我们又能满足游戏中重复使用的需要,物品怎么购买,谁负责打包,如何打包……

接下来的几天中,幼儿陆续带来了各种想购买的物品,如发夹、花以及自己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等。教师和幼儿商量并决定将物品投放到“超市”。为了便于幼儿游戏和收放,教师提供了简易衣架和晾衣架用来悬挂幼儿带来的各种衣服;为了方便打包,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各种可以循环使用并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的鞋盒、牛奶盒等;为了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填写或绘画“快递单”,教师提供了桌子、纸、笔(见图9)。为了便于观察和操作,同时也考虑到幼儿在购买物品时可能会有不同数量的需求,教师和幼儿一起准备了带有数量标记的若干小夹子和“我们的购物单”底板(见图10)。

大概经历了一周左右的时间,为了能让幼儿自主选购并收到有物品的快递,教师通过和幼儿讨论、试玩,最终确立了如下玩法:大家利用区域游戏的时间把自己想买的东西以及数量画下来,变成订单(见图11),然后到“超市”将订单夹在“我们的购物单”底板中自己家对应的绳子上。超市的“理货员”对照“订单”配货,并选择合适的快递盒包装起来,写好“快递单”夹在快递盒上(见图12)。最后“快递员”到“超市”取件或由“理货员”将快递送到快递站(见图13)。

此阶段的游戏给幼儿带来了挑战。例如,图10中娃娃家的幼儿在下订单时需要识别和理解底板中每家的标志,并将想买的物品用带有相应数量标记的夹子夹好,不能夹到其他家。再如,图12中的理货员在给娃娃家配送花时不仅要根据物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盒子,还要探索物品的摆放方向以及不同盒子的开合方式,可见理货的游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理货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订单上的物品“超市”没有或数量不够、理货员配错货等问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都会自主尝试和解决这些问题,如“理货员”配错货后,娃娃家找上门来,大家一起对照订单进行调整和重新配货;当订单上的“冰淇淋”等物品“超市”没有或数量不够时,幼儿会自发地用杯子替代或自己动手制作等。

六、没有寄过快递怎么办?

一段时间以后,幼儿发现了快递员送完快递后没有事情做的问题。教师就和幼儿讨论,使幼儿了解到快递员除了送快递,还可以到每一家取快递,帮忙寄快递等;大家除了可以收快递,也可以寄快递。通过讨论,教师发现幼儿没有寄快递的经验,原因是普通家长寄快递的次数较少,且很少会将寄快递作为教育契机,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幼儿关注寄快递的过程等。

幼儿没有寄过快递,怎么办呢?为了丰富幼儿寄快递的经验,教师利用园内购买的沙发需要退货的契机,组织全体幼儿一起寄快递。教师当着幼儿的面,打电话请快递员上门取件。快递员上门后,教师请幼儿和快递员互动。快递员介绍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内容,教师示范填写快递单、付钱,快递员贴订单、取走快递……幼儿亲历了寄快递的过程,表示自己也想寄收真的快递。

亲历寄收快递的过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快递员的职业和工作内容,体验寄收的乐趣,对后续游戏的开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教师鼓励每个幼儿说出一个自己想买的物品及其原因。由于物品需要家长付钱才能购买,因此教师建议幼儿把想买的东西画下来带回家和家长商量,并用自己的符号(笑脸和哭脸√和×)记录跟家长协商的结果,家长也帮忙记录自己和幼儿协商的过程。如幼儿想买兔子气球,原因是她娃娃家的宝宝喜欢兔子气球。妈妈同意了,幼儿就在图上画一个笑脸(见图14)。如果家长不同意,幼儿可以和家长商定一件双方同意的礼物。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合理表达自己的愿望,并通过协商与家长取得一致意见。如豆豆太爱吃巧克力和饼干了,但家长不同意,原因是饼干和巧克力吃多了会蛀牙。双方商量后决定买一个火焰王的陀螺(见图15)。

全班幼儿和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后开始购买,并将购买的物品寄到幼儿园,或者从网上购物直接寄到幼儿园。教师特地提醒家长要带领幼儿参与寄快递的全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提前和门房工作人员打好招呼,在快递寄到幼儿园时就打电话到班里。接到电话后,教师可带领该幼儿一起到门房亲历收快递的全程,获取属于自己的收快递的经验。幼儿收到自己的快递非常开心,看到同伴收到快递也会很惊喜,积极探索各种不同包装(泡泡膜、纸盒、塑料袋等)的打开方式,遇到困难时还会和同伴合作(见图16)。打开快递的过程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也增进了同伴间的合作和交往。

亲历寄收快递的过程后,幼儿在角色游戲中也开始自发地寄快递。如202娃娃家的“妈妈”要寄给203娃娃家一个发夹,于是她先在快递单上写上“202寄给(用箭头表示)203",然后到“超市”选购了一个发夹放到鞋盒里并盖好(见图17、图18)。为了重复使用快递盒子,幼儿用夹子将快递单夹在鞋盒的边缘,最后送到快递站给快递员。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寄快递的游戏。

快递站里也开始投放纸笔、快递盒等物品,幼儿可以自主到快递站寄快递(见图19)或请快递员帮忙写“快递单”、送快递,快递游戏在持续进行中。

只要快递游戏还在继续,幼儿的问题就会不断出现。相信,只要教师能一如既往地尊重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材料,不断地与幼儿对话,不断地追随幼儿的发展,就会在快乐而有意义的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娃娃物品游戏
图画捉迷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三个娃娃一台戏
爆笑游戏
简易娃娃床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