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化蚕区家蚕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8-03-20余增喜倪启扬戴根华徐仙英陈永迪

蚕桑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蚕区蚕室开化县

余增喜,倪启扬,戴根华,徐仙英,陈永迪

(1.开化县杨林镇林业站,浙江 开化 324302; 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3.开化县华埠镇林业站,浙江 开化 324302; 4.开化县华埠镇芹阳办事处,浙江 开化 324302;5.开化县华埠镇工业园区,浙江 开化 324303)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防治最难的一类病害,按病原不同可分血液型脓病(核型多角体病)、中肠型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四种,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在开化蚕区统俗称空头病。近年来,我县养蚕生产上以血液型脓病和空头病发生最为常见,严重时粒茧无收,不仅给蚕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为了科学防治家蚕病毒病,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巩固蚕桑产业,笔者结合开化蚕区生产实践,对家蚕病毒病发生的规律、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整理如下。

1 家蚕病毒病的发生规律

1.1 病毒存在是发病的关键

养蚕后的蚕粪、残桑、蚕匾、病死蚕、旧蔟具、蚕室地面与墙壁、蚕室周围地上等到处都是病毒病的传染源。发病后的蚕沙未经堆沤腐熟就施入桑园、田里、地里,病蚕饲喂家禽,都会造成病原扩散,进而引起蚕病毒病的传播。

1.2 蚕抗病力弱是发病的诱因

蚕儿对病毒病的抗病力,因蚕品种、龄期、养蚕季节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夏秋用蚕品种较春用品种强,中丝量品种比多丝量品种强,大蚕期比小蚕期强,起蚕、青头蚕、弱小蚕容易感染病毒病。

1.3 饲养条件差是发病的条件

蚕饲养的技术、饲料、环境、季节等与蚕病毒病的感染、蔓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夏秋期遇到高温干燥天气时,蚕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消耗体能大,而桑叶中蛋白质与水分含量不足,造成蚕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提高了病毒病的感染率;遇到高温多湿天气时,蚕室内闷热潮湿,而桑叶含水过多,导致蚕营养失调,抗病力下降,也提高了病毒病的传播。开化杨林镇、华埠镇这几年,在高温干旱的夏秋蚕期病毒病发生较多,而在风调雨顺的蚕期发病较少。

2 开化蚕区多发蚕病毒病的原因分析

2.1 思想麻痹

蚕区蚕农普遍存在消毒怕麻烦、新家居消毒舍不得、随便消一下不要紧等麻痹思想,对养蚕消毒不重视,同时“有病再来治”的错误观点也占据上风,从而导致蚕病毒病的发生。

2.2 饲养管理粗放

开化农村以茶叶为主要收入,在养蚕期恰迎采茶大忙时,农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采茶上,从而造成养蚕管理粗放,蚕座太密及采桑与除沙不及时,从而导致病毒病的发生。

2.3 发病后处理不当

蚕发病后,挑出病蚕不彻底,并且挑出的病蚕及除出的蚕粪未经发酵处理就直接撒入茶园用作肥料,茶园采茶时病毒从鞋底又带回到蚕室,造成再次感染;同时蜈蚣蔟用后舍不得丢,下期不经处理就再用,使病毒蔓延扩散。

3 蚕病毒病的防治对策

蚕生命期短并个体小,一旦发病就难于治疗,所以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3.1 彻底消毒,杀灭病毒,保持清洁的养蚕环境

第一,抓好养蚕前消毒。在养蚕前半个月,将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蚕室四周用2%~10%石灰浆进行喷洒、粉刷消毒,蚕网、蚕筷等用具煮沸消毒。消毒药量要足,喷洒要均匀,不留一边一角,并密封保湿24 h以上。

第二,抓好养蚕期中消毒。蚕室门前地面铺一层新鲜石灰粉,进入蚕室脚踏石灰粉;切桑给桑前、除沙后都要用洗手液洗手,并保持个人卫生;蚕室内定期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溶液喷雾消毒,蚕体蚕座定期用“防病1号”或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换下的蚕网和塑料防干纸要及时分别进行煮沸消毒和含1%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浸渍消毒后再使用。

第三,抓好养蚕结束后的消毒。在每次养蚕结束后,都要及时进行回山消毒,旧蜈蚣簇、破防干纸要烧毁,蚕室、蚕具打扫清洗后用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

3.2 提高桑叶质量,精心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第一,培育小蚕专用桑园,提高叶质。桑叶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蚕体质,划出总桑园面积的30%的桑园用作小蚕专用桑园,加强抗旱与肥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确保小蚕用桑叶的质量。

第二,精心饲养管理。要选用适龄适熟新鲜叶,多回薄饲,不吃过老叶、嫩叶、泥土叶、蒸热干瘪叶、虫口叶、雨水叶,达到良桑饱食;蚕期掌控好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遇到高温干燥环境时,可在蚕室四周喷雾清水,达到降温补湿的目的,遇到高温多湿环境时,可用排气扇通风并排除湿气,遇到低温多湿时,可加火升温及用新鲜松针熏烟排湿;小蚕期蚕生长发育快,要勤扩座、匀座,稀放饱食,大蚕期蚕要充分饱食,特别是五龄第三天后,丝缐生长显著加快,能否饱食,将直接影响产量、质量。

第三,加强眠起处理。眠起处理好不好,直接影响蚕的发育和体质。眠起处理要做到眠前吃饱、眠中管好、适时饷食,眠中干燥、安静,饷食叶要适熟偏嫩,迟眠迟起蚕要坚决淘汰。

3.3 加强桑园治虫,防止交叉感染

桑园中的野蚕、桑毛虫、桑刺蛾、桑螟等害虫的病毒病与家蚕可以交叉感染,所以要做好桑园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治药物要挑选残毒期短的农药并避开用叶期,防止蚕中毒。

3.4 饲养强健、高产蚕品种

一般春蚕期饲养多丝量蚕品种,以达到优质高产,可选用菁松×皓月、浙蕾×春晓等。夏秋期因连续养蚕,病原物积累,同时气象环境条件较差,所以选择耐高温、体质强健的品种,如春华×秋实、秋丰×白玉等,防止病毒病发生,获得稳产高产。

3.5 提早发现,正确诊断

在养蚕生产上,尽管采取了各种防病措施,但还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病毒病,所以要做到细观察、早发现。进蚕室要做到一嗅、二看、三检查,一嗅是闻气味,蚕发育健康的蚕室一般为桑叶清香味,如气味难闻甚至有异味则要注意有否蚕病发生;二看是看蚕发育状况,健康蚕体色清白,头胸挺立,食桑声响亮,蚕匾边上无外爬蚕,蚕粪硬而成粒;三检查是肉眼观察蚕外观、解剖蚕体观察组织器官、显微镜观察病原等,正确诊断是否发病及是哪种病毒病,从而采取相对应的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蚕区蚕室开化县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沼气养蚕的技术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原蚕区血液型脓病的防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