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小学教师的发展

2018-03-19柴睿

甘肃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兰州市课程内容教育资源

柴睿: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教师;兰州市小学教学新秀,兰州市城关区优秀教师;曾荣获第三十七届“创新杯”数学说课一等奖,数学录像课一等奖,参与了3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在网络的强劲冲击下,传统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互联网+教育”便应运而生,为中国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不仅仅产生了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还使得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尤其如今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使用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接收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正视这个现实,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真正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好老师。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学多深、学多快、学多少基本上是由教师掌控,学生很难摆脱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真正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能自己掌控学习的内容、时间、程度、进度、方式和节奏。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不相符,而现代信息技术中,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不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教师只要将优质的教学视频传至网上,学生自主决定何时看、何地看、何时进、何时退、何时停,他们可以在任何不懂的地方暂停、重播。学生可以独立、随时随地、随意地一遍又一遍访问课程内容,有不懂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询问授课教师,师生适时互动,真正实现了“按自己的步骤学习”。当学习可以被自己掌控时,自主学习就真实地发生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制作出学生喜爱的教学视频或教学课件。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教师。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如今,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任何学习阶段、任何科目,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无论是身处著名的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都能依靠互联网进行學习。学生要不断学习,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只有“一桶水”,才能端出“一碗水”。

长期以来,教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而“互联网+教育”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哪些题简单,人人都会做,答题是无效劳动;哪些题太难,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揭示学生最佳的学习策略。通过这些数据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还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互联网下的大数据可以清楚地反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互联网+教育”不仅在于可以实现教学信息和内容的远程传输及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教师借助互联网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通过虚拟学习社区,和每个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密切的互动和交流,这也便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互联网+教育”下,教师该怎么办?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挑战。细看不论是触摸教育资源的公平,触摸自助,还是大数据,其根本还是一个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优质资源的扩散。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充电,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要深入了解互联网,掌握互联网,适应互联网,借助互联网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从而为培育全新的新一代提供有利帮助。

猜你喜欢

兰州市课程内容教育资源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