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理想信念 坚持立德树人

2018-03-19

甘肃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那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呢?本期专题既有教育行政管理者对这一问题的顶层设计,又有思政教育教学名家的建言献策,更有教学一线名师的现身说法,可谓见仁见智。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梦、教育梦一一实现。

坚持立德树人指向,

在内涵发展中开启教育新征程

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发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把握关键,立意深远,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面临的德性挑战日趋严峻。为了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武威市凉州区是人口大区,也是教育大区。凉州区教育事业发展要紧紧围绕把凉州区建设成教育强区这个目标,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均衡发展,激发教育内涵动力,创建特色学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切实落到实处,促进教育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十三五”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我们要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才能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抓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认识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明确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教育的优先位置,明确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教育的战略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凉州区教育系统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和评价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家长委员会和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进一步创新载体,利用情景教学、家校共建、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榜样引领等多种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入脑入心,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

其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内涵式教育发展道路。要大力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抓实精细管理,落实到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以完善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要把科研融入教学实践,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真实的问题,进行真正的研究,产生真正的成果,及时把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使教学研究成为一种常态。要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范式改变、教学对话便捷、教育思想提升、教育质量优化。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考试评价、质量监测的引领作用,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形成保障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其实,全社会对教师、校长的期望不仅要求他们拥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求他们以高尚的情操、纯净的人格去影响下一代的成长。立德树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优秀教师是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凉州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成为示范楷模,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第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考试分数,更根本的还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学校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强化保教质量管理,让更多的幼儿和家庭受益;要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體化改革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教育水平,让农村孩子能在自己的家门口上好学;要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创新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深入推进高考改革,努力适应新高考发展趋势;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第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科学规划各类教育发展指标,完善教育标准化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重在农村中小学的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体系,打造符合区域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

凉州区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里程碑意义,必须在新的起点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折不扣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以新姿态开启新征程,以新使命展示新作为,努力开创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以文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

兰州实验小学高级语文教师:孙其源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对一线教师提出的努力方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立德树人的过程就是“用文化育文化人” 的过程。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只有立足课堂,以人为本,让文化在教学中呈现,让文化在班级活动中渗透,让文化在学生心里生根,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以生为本,教育要牢牢指向人的发展

教育是为“人”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尊重每位学生,不以分数育人,考试成绩从不排名,不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就超越了知识,更超越了分数,甚至超越了能力。由于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并正视学生在成长中的问题,更把这种宽容传递给学生,天长日久,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真正写好了“人”的第一笔,此后的德育工作开展起来可谓得心应手。

由于育人、树人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都要以育人、树人为核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无德呢,教学无德呢?毫无疑问,无德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无德也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一定具有教育性。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就要从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把握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鲜活事例化育学生、感染学生,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使人人成才观念深入人心,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以创新为本,教育要围绕教学改革开展

立德树人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学改革就是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以立德树人来评价教学和教学改革。这绝不意味着教学只要立德、只有立德,而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恰恰相反,立德树人更加重视知识,不过,它重视的是以知识、技能为中介、为载体,从知识中生长起良好的思想品德,生长起智慧;重视以思想品德来关照知识、技能,让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有魂有根,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让技能体现道德意义。

在教学中立德,会让学生获得幸福感。道德导引幸福,导引学生以道德的方式去认识幸福、追求幸福。由此可判断:幸福课堂首先是道德课堂,智慧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智慧学生首先是道德学生。因此,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进行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寻找教学中的“最大公约数”,“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写字来说,教师应从汉字的起源到基本笔画的练习,从字体的结构到书法作品的章法与布局等知识,边讲边练,边练边指导,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进。

三、以传统文化为本,树立文化育人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智慧和人文精神的凝聚。因此,经典阅读关乎民族发展和学生个体成长。从一年级起,笔者就开始让学生阅读经典。深度阅读原著,这是笔者和家长及学生达成的共识。低年级诵读《三字经》《千字文》,中年级诵读《论语》《笠翁对韵》,高年级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从“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体会孝老爱亲的美德,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受爱国的宏大抱负,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领悟创新的思想,从“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领悟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在这些经典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不断滋养着学生的心田。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真正的文化自信建立在对中华文化广泛而普遍的认同基础上,建立在对人类文化广泛而普遍的认同基础上。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还提倡让学生阅读外国各类优秀经典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建立一种文化认同。不再单纯的以好与坏来理解文化上的差异,而是以一种包容与尊重的态度对待其中的不同。简单说来就是你们的很好,我们的也不错。

总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又要坚持文化育人。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突出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

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立德树人也是教师崇高使命所在。

落实“立德树人”,育新时代接班人

兰州市第四中学学生处主任:赵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这是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专列一段话肯定青年的作用,重申当代青年的使命,号召全党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寄予青年一代殷切希望。当代中国青年是自豪的,祖国拥有数千年骄傲和灿烂的文明;当代中国青年是幸福的,每时每刻我们的祖国迸发着古老文明蕴含的活力,创造着新的辉煌。每一个青年都应当是清醒的,我们不能忘记祖国大好河山满目疮痍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众多爱国志士不断探索、追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身救国在所不辞。青年必须是有担当的,不同时代的青年有着不同的使命,这是历史的使命,民族的使命,国家的使命。青年的使命就是青年人要肩负起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任务和责任。实现“中国梦”是历史赋予青年以及中学生的无比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环,党和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也十分重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点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德育教育的好坏,影响着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梦想”的实现,加强德育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家相继出台《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规范性文件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德育教材不断革新,德育师资队伍日益优化,德育手段多样丰富,评价体制逐步完善,学生德育整体水平提高,这些成绩固然可喜,但我国当前的中学德育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以至于中学德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部分学生行为不文明,心理素质问题频有出现,甚至伤害老师的事件偶有发生。重智力、轻德育的社会观念迫使学校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机制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而轻德育教育,即便是作为中学德育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也以填鸭式的知识输出为主,教育方法单一,德育效果甚微。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同样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切忌德育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学校在德育中可以根据德育内容,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德育资源,精心设计各项实践体验性活动,通过这些体验性德育活动的参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使他们把道德原则内化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体验性德育活动的实效远远胜过说教式的理论灌输,因为仅有单纯的理性认识不足以促成改变,伴随着道理讲解,必须有情感体验,才能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对学生的道德和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育人不仅仅是政治科、历史科教师的职责,任何学科都有丰富的德育素材。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将德育放在第一位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面。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本学科教学挖掘德育内容,形成德育目标进行道德教育也结合学科史开发学科德育课程是重要举措,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也可以较好地完成德育目标。

整合德育资源,避免学校沦为教育“孤岛”,改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生活脱节的局面,动员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齐抓共管,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形成德育合力,全面优化德育的效能,这是现代德育的一种趋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建立健全的德育机制,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从学校实际出发,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这是党和国家对学校的要求,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