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仔猪对三种特殊脂类的吸收和利用简介

2018-03-19

饲料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脂肪酶消化率甘油三酯

丁 爽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29)

1 短链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SCFA),尤其是丁酸,主要由结肠细菌发酵产生。作为结肠的主要能源物质,SCFA对结肠健康,尤其是在维持肠屏障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CFA水平取决于结肠菌群的数量及其多样性、食糜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和碳源的类型。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从后肠吸收和代谢SCFA的能力都很强。通过灌注试验发现,灌注的SCFA(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的混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比例不到1%。Yen等估算,猪从肠道吸收的SCFA提供的能量占机体总产热量的24%。此外,灌注SCFA不影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SCFA能通过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抑制肠细胞凋亡,使肠道适应性增强,肠道吸收面积增加。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丁酸钠,能显著提高新生仔猪空肠末端和回肠的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以及黏膜厚度。SCFA可刺激新生仔猪胰腺的分泌,并提高血浆胰多肽和胆囊收缩素的含量。回肠灌注不同剂量的SCFA,对猪消化间期胰腺分泌具有短期的调节作用。SCFA还对生长育肥猪有齿食道口线虫感染有影响。一些研究也发现,丁酸钠能提高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日增重。然而,短链脂肪酸在新生仔猪结肠的产生和代谢尚不清楚。

2 中链甘油三酯

由6~12个碳原子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称为中链甘油三酯。热带油(如椰子油和棕桐仁油等)中富含中链甘油三酯。此外,樟脑树果实中也含有中链甘油三酯。与典型的长链甘油三酯不同,中链甘油三酯分子量低,在体液中的溶解性高,可直接通过肝门静脉途径被快速吸收,而不需要肉碱通过线粒体转运和代谢,并具有低的酯化亲和力。新生仔猪能有效地消化和吸收中链甘油三酯。猪脂类消化的第一步在胃中进行,由胃脂肪酶催化。胃脂肪酶的产物可促进中链甘油三酯在肠道的消化。灌注研究已证实,即使在胰脂肪酶缺乏的情况下,猪肠道仍然可以更迅速地水解并吸收中链甘油三酯。表明胃脂肪酶的水解作用在猪消化吸收中链甘油三酯中起着重要作用。与长链甘油三酯相比,虽然中链甘油三酯的消化速度更快,吸收更完全,但是不同链长的中链脂肪酸的利用存在较大差异。中链甘油三酯链长的变化,会大大影响其在新生仔猪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速度和程度。当中链甘油三酯的碳链长度减少时,其相对吸收率显著增加。研究一致表明,C6:0的消化吸收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随着链长度的增加,中链甘油三酯和中链脂肪酸的溶解度下降,以及含有C6:0的中链甘油三酯水解的速率较快。此外,乳化可使中链甘油三酯利用率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乳化可使所有不同链长的中链甘油三酯的消化率和吸收率都有类似程度的提高。

鉴于新生仔猪对中链甘油三酯有较高的消化率和吸收率,目前一些学者对含有中链甘油三酯的油脂在哺乳仔猪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Cera等报道,与含有大豆油或烤大豆的饲粮相比,含有中链甘油三酯或椰子油的饲粮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1%~17%。与饲喂含有其他脂肪源饲粮的猪相比,饲喂含有椰子油饲粮的猪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提高,血清尿素含量降低。虽然与碳链较长的中链甘油三酯相比,碳链较短的中链甘油三酯消化和吸收快得多,但是动物试验却表明,从C7~C10的中链甘油三酯的氧化效率没有差异。与此相似,Murry等研究发现,中链甘油三酯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但可降低体脂肪含量,提高血浆中中链甘油三酯含量。基于此,Odle建议,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的剂量不要超过6.5 mmol·kg-1代谢体重(BW0.75),采用乳化三己酸甘油酯(按照体积比30%),对从出生至48 h的仔猪效果最好。采用L-肉碱也有一定的益处。Casellas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口服甘油三酯使低出生体重仔猪死亡率降低了1.9倍。

3 共扼亚油酸

目前有关新生仔猪对共扼亚油酸(CLA)利用的研究很少。Corl等研究表明,在低脂(3%)或高脂(25%)配方奶粉中添加1%CLA,对新生仔猪增重、肝脏和肌肉脂肪酸氧化无影响,但却降低了体脂沉积。体脂沉积的降低可能与CLA抑制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吸收和脂肪酸合成有关。Zhou等通过血管基质细胞(从新生仔猪皮下脂肪分离)培养试验表明,CLA减少了脂肪前体细胞数和总细胞数,降低了脂类沉积,并抑制了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如ADD-1、PPARγ、aP2、LPL和IR等)的表达。有关CLA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在新生仔猪上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LA增加了新生仔猪外周血CD8+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并刺激了淋巴细胞增殖。另外,CLA缓解了右旋糖醋硫酸酯钠(DSS)引起的新生仔猪生长迟缓,缓解了DSS导致的肠道损伤和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脂肪酶消化率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脂肪酶N435对PBSA与PBSH的酶催化降解和分子模拟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挤压变量对小米-豆粕复合挤压膨化产品蛋白体外消化率、脆性和颜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