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8-03-19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四小学曹学凌

数学大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整节课交流教材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四小学 曹学凌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比较差,如果我们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提高。要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下面的教学案例,让我深刻感受到创设情景、激情引趣的成功。

教学案例: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老师先编述一个小故事进行引入:同学们,在一次修建动物乐园时,动物国王请了大象和小马一起帮忙搬运木材。大象共搬运了10根木材、小马共搬运了5根木材。动物国王为了感谢它们的辛勤劳动,每人分给了30只香蕉。后来我们发现大象委屈地暗暗流泪了,你觉得动物国王这样分配合理吗?为什么?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理?经过老师这样的故事引入,学生顿时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老师即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索。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的求知状态中,对按比例分配的产生、意义、方法都掌握得非常深刻,(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产生也编排得比较单薄)课堂效率非常高。试想,我们用传统的教授方法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抽象思维较差、学习自觉性还不高的特点,就要充分将枯燥的数学、机械的数理尽量将它形象化、生活化、故事化,我们就能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效率自然提高。

二、树立重推理、重过程的课堂教学观

以往的课堂教学只重视学生掌握数学结论,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机械反复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学生对各类公式的推导过程、各种概念的产生过程是很感兴趣的,只要我们关注结果产生过程的教学,注意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大胆尝试、大胆论证,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活起来。

教学案例:老师教学圆周率时,分小组进行探索、尝试。每组准备大小不同的3块圆形物体,并按实验提纲进行操作、实验、推断。整节课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探索与猜想中,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出圆周率的意义,又能从小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细致论证的科学态度。

?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掘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发现、总结,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加强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

小组合作交流的好处还在于使学生在课堂中实行互帮互学,既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机会,当上“小老师”去辅导其他学生,又能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其实,学生自己会与会指导其他同学学习是两个不同的能力要求,培养他们怎样指导同学是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体现,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交流的更大好处还在于有效地减少学困生。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因为每个人得到的机会都比较多,他们练习与思考的机会多,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学习相对有困难的同学能面对面看着其他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如果遇到学习困难,他们也能第一时间请教其他同学,使学习难点在课堂中得到消化,长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使各类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能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四、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也与其他学科一样,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体例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新的教材越来越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条件对教材进一步进行拓展,使教材活起来,有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一些具体的操作,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平时的听课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对一些活用教材的教学案例印象深刻,更加印证了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妙处。

教学案例:老师在低年级教学对称图形后,进行了一个“神奇小棒显神通”的数学活动课。整节课上,每个学生准备一些牙签、双面贴,分小组用牙签张贴一些自己喜欢的美丽图案,然后小组交流,选出小组最美图案,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整节课学生兴奋无比,学习热情无比高涨。这样的课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无比乐趣。如果能长期有这样的课堂效果,我们的学生能不乐学、善学吗?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比以往不仅有更高的要求,更丰富了教材内涵。我们教师不能习惯于“教”教材,应习惯于“用”教材,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老师教学实际去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如果只重视书本,而忽视了最直观的生活情景,不会灵活处理,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原因。《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猜你喜欢

整节课交流教材
如此交流,太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快来认领你的橡皮
成功绝非偶然
余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