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变思维 多彩课堂

2018-03-19江苏省苏州市姑胥小学校杨家恬

数学大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题目思维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姑胥小学校 杨家恬

迎着新课改的春风,捧着改版后的数学课本,我们这些教师总是在不断钻研着如何把数学课上得更好。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自身需求,对此,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师的多变思维

教师想要呈现一个多彩的课堂,首先就要改变以前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新课标中也极其注重对于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就要先改变教师们以前固有的思维,打开教师的思路。

1.展示题目的变化

题目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题多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题目,那对于这些题目,我们只是一看而过就行了吗?当然不是,收集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教师都想做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善于收集身边的资源,多加利用、多加思考,整理融合。多搜集一些资源,教师想要拥有的多变思维才能信手拈来。

那么这种变换的思维该如何表现呢?

这些教师的变换思维体现在每一堂课上,体现在每一道问题的讲解中。在解决问题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题目,如:“4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科技馆,成人票10元,学生票6元,团体票10人50元,怎样买票最便宜?”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思路去解答,从而发现买团体票最便宜,因此50人买团体票,剩下4人买儿童票,50÷10×50+6×4=274(元)。但是,如果我们将题目中的“4位老师”改为“9位老师”,结果还是如此吗?我们会发现这时候有59人,买6份团体票会更加便宜:6×50=300(元)。只是简单地改变题目中的一个条件,就会变幻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认真分析每一道题、每一个思路,备好每一节课,不能墨守成规,以多变的思维给学生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们在数学课上活跃起来,让数学教学精彩纷呈。

例如,在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中,我们会碰到这样一道问题:“一块草坪被两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4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图1)”假如我们改变一下图形的形状(如图2),问题还能够迎刃而解吗?显然,对于学生们来说也并不是很难,如果我们接着变换图形,添加小路的数量(如图3),这时学生们也能够求出草坪的面积。

图1

图2

图3

虽然每道题目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在求解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会慢慢地更趋向于用转化的思想去求解。教师在反复思考、琢磨,变换思维方法,改变题目条件的过程中,难道不是让学生们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更好地掌握了解决问题中转化这种新的思想吗?

通过小小的变化,不仅能让学生们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思维模式,让教师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知其一进而求其变,这是教师在呈现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中急需做到的一点。

2.变化题目的形式

如何让一堂练习课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呢?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回顾,小到回顾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大到回顾这一单元、这本书都学了哪些内容,通过回顾,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点更好地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其次,要求练习的形式多元化。这就要求老师要多留心,将学生们在新授课中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或者难点换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呈现,数学的呈现形式有很多种,选择、填空、判断等,教师要学会采用多元的形式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知识;最后要让学生多思考。这就可以适当提高练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跃思维的过程中,将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

3.教师要追根溯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关键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老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结果,那么这一堂课将会变得乏善可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追根溯源,要让学生们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多问问学生懂不懂了,这样才能展现出一堂丰富活跃的数学课。

例如,在一年级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课前,大多数学生就已经会计算了,这时候让学生们掌握计算的方法,进而会计算就成了老师教学的关键。因此,可以从以前学习的20以内的加法入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算珠等活动理解其运算过程,让整堂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思路也更开阔。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前准备、素材的累积与融合,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上,一要求其变,二要求其源,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整个课堂,为学生们带来思路清晰、思维活跃、内容新颖的一堂课。

二、培养学生的变换思维

如果只是注重老师在课前做足功课、多变换题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挖掘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变换思维。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思考方法,比较片面,要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就需要老师们有一个较为完整的预设,能够正确引导孩子们去思考问题。

首先,在课堂上要多动手。小学生们的思维还很简单,要想培养出抽象的思维,就要先从简单的事物入手,通过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摸一摸等操作活动,进而深入到思考的过程。例如在教学角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摸一摸三角尺,通过实际的体验概括出角的特点,再把这些特点抽象成完整的特点,运用到每一个角上。课堂上的每月一次动手对学生们思维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抽象出概念,从而孩子们的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了。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找联系。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碰到许多有好几个小问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们找找下一个小问与上面的问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性,或者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些内容有没有什么相似性。例如,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多2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多40平方厘米,求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题目中的条件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图形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三张图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可以发现图2通过平移能够变成图1,图3通过旋转和平移也能转变为图1,因此,其实这三张图的本质都能转换为图1,进而进行解答,学生们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就能找到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

图1

图2

图 3

当然,不光题目之中有联系,在教学内容上也会产生联系,比如在教学角的时候,也能把前面学习到的时钟结合起来,让学生看看钟面上的角,让课堂更轻松,学生的思维也更连贯。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多积累一些教学经验,扎实自己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把思维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孩子呈现一堂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深受喜爱的数学课。

猜你喜欢

题目思维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