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8-03-18司娜娜山西省阳城县凤城畜牧兽医中心站

兽医导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病猪群红细胞

司娜娜/山西省阳城县凤城畜牧兽医中心站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典型的虫媒传染病,主要由蚊、蝇等吸血昆虫传播而引起,有夏秋季节多发并容易造成群体流行的特点。而链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猪有极高的易感性,特别是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很容易因为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溃烂或因为外伤等途径而被感染,近年来两病甚至更多疾病在临床上以多重感染为特征,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现将去年夏季发生于某猪场的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混合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情况报告于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一)入场检查与临床症状

去年八月中旬,山西省阳城县某养猪场8头保育猪突然死亡,全群生猪饮食欲显著下降,场主电话叫诊。笔者随即赶到该场。据了解,该猪场修建于2013年,当时由于选址困难,无奈将猪场建在了一处原来的垃圾堆放地,现周围仍有外地人租住,部分成为废品收购堆放点,环境卫生状况很差。春季陆续从外地购进仔猪98头,未经隔离直接与原场猪群混养。

发病时该猪场存栏生猪306头,其中能繁母猪20头、仔猪123头、保育猪85头、育肥猪78头;当时发病数113头,发病率达到36%。据场主介绍,患病首先从购进的仔猪开始,最初主要表现是猪体表发热、精神萎靡不振、不食或少食;随后场内哺乳仔猪和不少保育猪和部分育肥猪也陆续发病,并逐渐出现皮肤发红、咳嗽、呼吸急促、腹泻等症状,目前已有8头死亡,死亡前突然尖叫倒地而亡。

经过仔细检查笔者发现,以仔猪和保育猪发病居多,体温多数在40.3℃~41℃,部分高达42℃,患病仔猪眼球暴突,耳鼻发绀,呼吸困难,大便干燥者居多,少数排黄色稀便,极少部分出现血尿,并有共济失调现象,表现步态不稳、软瘫趴地,濒临死亡或已经死亡的四肢呈游泳匍伏状态。母猪舍哺乳仔猪大多浑身脏污,皮毛粗乱,脊梁弓起如刀,看上去发育迟缓,贫血症状明显;有的眼睑皮下水肿,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可视黏膜黄染;大部分保育猪皮肤发红,尤以耳朵、腹下、四肢内侧血液循环受阻严重,部分已经变成紫色瘀血斑;有的呈现腹泻下痢,咳嗽,并伴有前冲或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较大的育肥猪和部分母猪腿关节明显肿大,表现疼痛与跛行。

结合上述临床症状,通过对本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外购仔猪繁育场发病情况的紧急追踪回访,并对病死猪病理剖验以及活猪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的混合感染。

(二)发病机理与流行病学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典型的虫媒传染病,由寄生在猪红细胞上的猪附红细胞体引起,临床上以高热不食、贫血消瘦及皮肤发红变紫、甚至出血为特征,尤以仔猪和保育猪多发,常见吸血昆虫蚊、蝇、虱等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多发于高温多湿的夏秋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兴起,在管理不善、环境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猪场长期存在病毒隐性感染,免疫力低下,极易造成大面积流行。

(三)防控措施与治疗方案

立即对病猪分群饲养,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并依据不同病情,对症综合施治;同时,对健康猪群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和投药保健预防,以防止继续扩散传播。

1.立即隔离病猪,紧急免疫接种。首先隔离引进猪群,并将发病猪只按照症状表现、个体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分群隔离对症治疗;对健康猪群紧急注射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同时交替使用百毒杀、复方戊二醛、优录环净、高碘等广谱消毒药带猪消毒,对圈舍、用具和环境彻底消毒;对死亡生猪及其排泄物、废弃物焚烧深埋,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2.根据症状病情,分别对症施治。

方案一:对高热不退、精神沉郁、不吃少饮、皮肤发红变紫、眼睑皮下水肿、被毛粗乱、黄疸消瘦、咳嗽、呼吸困难、血尿、下痢,甚至呈现出血性败血型为主要症状病猪的治疗。

(1)上午分别肌注红附特(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福安辛(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连用3 d;红附特用量为 0.1 ml/kg 体重;福安辛用量为0.05 ml/kg体重;

(2)对于咳嗽气喘严重的病猪下午再肌注乎必治(氟苯尼考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连用3 d,乎必治用量为1 ml/kg体重,黄芪多糖用量为0.2 ml/kg体重;

(3)对腹泻下痢、黄疸、贫血消瘦的仔猪,肌注右旋糖酐铁作辅助治疗,用量为每头仔猪视体重大小每次 100~ 200 mg,隔 5 d 再注 1次;

(4)因为病情较重,本群猪吃食减少或废绝,在饮水中添加达安(复方磺胺氯哒嗪钠粉)+板青颗粒(板蓝根、大青叶等)+绿益态(主要成分:多种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益生菌),连用10 d,达安添加量为300 g/t水,板青和绿益态添加量均为 1000 g/t水。

方案二:对中度发热、腕关节肿大、疼痛跛行(或行走缓慢、不愿站立)、共济失调等有脑膜炎神经症状病猪的治疗

(1)附优特乐针剂(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分别肌注,每天1次,连用3~5 d;附优特乐用量为0.1 ml/kg体重;黄芪多糖0.2 ml/kg体重;伴有神经症状者,同时肌注多效菌灭(10%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有量为0.2 ml/kg体重,视病情轻重和好转程度,1~2次/d,连用3~5 d;

(2)全身呈现败血症或关节化脓肿大严重者,肌注比龙链菌杀(10%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用量0.2 ml/kg体重,1次/d,3~5 d为一疗程;

(3)对于跛行疼痛严重的患猪,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盘尼克(主要成分:阿莫西林、增效剂等)+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连用3~5 d,以缓解疼痛和跛行;盘尼克用量为1000 g/t饲料,卡巴匹林钙用量为500 g/t饲料,饮水用量减半;

(4)全群饲料中添加附优特乐可溶性粉(主要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并清(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等),连续饲喂7~ 10 d;附优特乐用量为 1 500 g/t,并清用量为800 g/t。如果吃食较少,可在饮水中添加上述药物,用量减半。

方案三:对临床症状介于上述方案一、二很难严格区分,但又比较轻微,而且饮食欲尚可的育肥猪和健康猪

在饲料中添加新附优特乐(主要成分: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板青颗粒,连用7~10 d;新附优特乐用量为 1000 g/t,板青颗粒用量为 1000 g/t;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附优特乐+绿益态,用量均为 1000 g/t,让猪自由饮用,以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缓解应激,促进康复。

得到确诊后,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和病情轻重,用上述方案实施治疗5 d左右,病情得到基本控制,除初期死亡11头病情危重的仔猪外,其余102头逐步好转,15 d左右全群康复。

(四)诊疗体会与建议警示

本次病例的发生,主要是从外地购进仔猪未经检疫,本身携带病毒(菌),入场后又未经隔离饲养,同时该猪场也存在猪附红细胞体和链球菌感染,加之,当时高温多湿,圈舍通风不良,从而导致猪群在短时间内暴发流行。因此,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检疫、消毒制度,实行自繁自养,强化免疫接种,针对性进行保健预防依然是重中之重。

1.严格引种检疫,尽量自繁自养。这个问题对业内人士而言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这里必须重复,因为许多猪场都在吃这样的亏,笔者报告的这个病例更是如此。同时,该猪场选址建设不规范,无粪污处理设施,环境脏乱差,导致夏季蚊、蝇肆虐,从而造成混合感染,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坚持自繁自养,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外购生猪必须申报,到非疫区或健康繁育场购买,重视产地检疫和入场后隔离饲养,对防范该病意义重大,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

2.强化免疫接种,针对性进行药物保健预防。按照免疫程序,在做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一类动物疫病免疫的同时,必须加强猪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链球菌病等病的常态化免疫,并针对性进行保健预防。(1)根据链球菌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实施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免疫。一般怀孕母猪产前4周接种一次,仔猪于30日龄和60日龄各接种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一次;(2)选择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链球菌等敏感的药物,适时针对性进行保健预防。比如,夏秋季节可用比龙复红欣+比龙弓链杀+比龙瘟清混饲,每个月定期保健一次,每次连用7 d,用量均为 1000 g/t料,一般北方地区6~9月份各一次,南方地区5~10月份各一次,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3.加强日常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该猪场无符合规定的粪污处理设施,存在直接排放问题,场周围住有外地收废人员,废品乱堆乱放,环境卫生极差,高温多湿季节,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吸血昆虫活动频繁,因此,要坚持灭蚊除害,防止吸血昆虫和中间宿主传播;定期实施带猪消毒和全场日常消毒,随时清理并合理收集粪便污物,经三级防雨、防溢、防渗发酵池发酵处理后还田利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去势、断奶、转群、配种时减少应激因素,防止猪群受伤,以切断传播途径;同时,注意防暑降温,降低饲养密度,搞好圈舍通风;建议选址新建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保要求的猪场,及时搬迁,远离村庄、河道、废品收购点和垃圾堆放地。

猜你喜欢

体病猪群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1例新生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