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腹泻的防治对策

2018-03-18肖玉萍段金钟陕西省商南县畜牧兽医中心

兽医导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玉米粒初乳圈舍

肖玉萍 段金钟/陕西省商南县畜牧兽医中心

一、发病原因

仔猪腹泻是一种症状,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有饲养管理方面引起的消化不良类腹泻,也有因为各种传染病引起传染性腹泻,还有中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等。

1.饲养管理不良。(1)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母猪饲养管理不当导致使母乳缺乏使仔猪处于饥饿状态、或乳汁过浓仔猪食后消化不良、未及时饲喂初乳或初乳不足、圈舍或产仔母猪乳房消毒不严、保温措施不力、未按要求补充铁硒等微量元素、补料不及时或饲料质量差、没有足够的清洁饮水、断奶措施不当造成应激等;

(2)仔猪饲养管理不善。没有吃足初乳、冬季保温及夏季防暑措施不力、圈舍空气污浊、消毒不良、圈舍潮湿、饲料品质过差、饲料不能定时定量等。

2.免疫不力,传染病侵袭。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魏氏梭菌病(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病、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等。一般来说,不论何种原因引发的仔猪腹泻,都会伴随或继发病原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治疗,都受饲养管理、环境因素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

3.饲料霉菌毒素引起仔猪腹泻。还有感染肠道球虫引起仔猪腹泻。还有温度应激等等因素引起腹泻。

二、防治措施

因病施治,对症治疗,针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不同,要采取不同方法施治。

1.加强饲养管理。(1)抓好仔猪饲养管理。在仔猪养育过程中,有三个腹泻高峰期,即:产后1~7 d、14 ~ 21 d、断奶后 7 d。重要的是抓好“出生关”的养护;(2)确保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初乳是指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母猪分泌的乳液,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其他任何物质都难以替代的抗体,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及时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擦净口腔粘液,尽快固定乳头,让其吃上充足的初乳;(3)保证圈舍干净卫生。圈舍要通风良好,卫生条件优良;(4)高度重视保温防暑。仔猪对温度的要求较高,15~30日龄的仔猪冬夏季要保证圈舍在25℃~30℃;(5)保证饮水清洁充足;(6)严格控制外进生猪。引进的仔猪要严格检疫,确保健康无病,且在引进后隔离观察14 d后,确实健康才能混入仔猪群;(7)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为预防交叉感染,必须执行全进全出制度,且在全出后和全进前对圈舍严格消毒;(8)发病病猪及时隔离;(9)保证仔猪补饲的时间和饲料质量。

2.抓好母猪饲养管理。母猪进产仔栏前,产床用2%的烧碱等消毒;母猪临产和产后,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水擦洗母猪乳房、腹部和外阴;仔猪吃初乳前,挤掉乳头前2~3滴奶水;母猪产前7 d减料,每天减0.5kg,产仔当前不喂料,产后限制喂料,逐渐加至产后7 d正常给料;给予哺乳母猪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能促进泌乳的优质饲料,并保证清洁的饮水;有条件的饲喂优质青绿饲料对母猪生产有良好作用;及时有效的防治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无乳、乳房发炎等疾病。

3.强化消毒与驱虫措施。仔猪对环境卫生的敏感性极强,因此在仔猪生长过程中,应对母猪产房、仔猪圈舍、母猪乳头,饲槽、出入行人车辆等进行严格消毒,圈舍大门一般用1%的烧碱溶液或者生石灰消毒,圈舍及环境用3%的来苏儿消毒,母猪腹部及0.1%的高锰酸钾消毒。定期驱虫:仔猪在断奶和转群前各进行一次驱虫、驱虫的同时应经常行的消除苍蝇、老鼠等害虫。

4.建立科学免疫制度。由于传染引起的腹泻类型较多,而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在于预防,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免疫制度非常重要。(1)母猪免疫。可根据养殖户或者养猪场的具体条件和特点,母猪每年集中免疫猪瘟、猪口蹄疫2~3次,怀孕母猪产前45 d注射猪伪狂犬疫苗,产前35 d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产前25 d注射大肠杆菌多价苗,产前20 d注射圆环病毒疫苗;(2)仔猪免疫。仔猪在15日龄注射圆环病毒疫苗,25日龄注射猪瘟疫苗,35日龄注射仔猪副伤寒苗。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母猪在产前曾经注射过几种疫苗,因此在仔猪注射疫苗时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干扰现象,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三、药物治疗

1.对抗病原微生物或防止继发感染。庆大霉素1~1.5万单位/kg,肌注,2次/d;或喹诺酮类3~5 ml/kg,肌注或静注;也可口服杨树花口服液,后海穴注射黄连素,还有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土霉素等可以选用。

2.对症治疗,调节生理机能。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300 ml,5%碳酸氢钠30~50 ml,VC 0.2~0.5 g,VB 0.02~ 0.05 g, 混合后静注或腹腔注射;或者每千克饮水加补液盐( 每 1000 g 含 葡 萄 糖 750 g, 碳酸钠 100 g, 氯化钾 5 g)30 g, 让自由饮水至症状消失。发生严重脱水时,可用活性炭10~20 g或次硝酸铋2~5 g;也可用藿香正气水止泻有奇效。因为止泻不利于毒素排出,所以实际操作中,不到十分必要时不要轻易使用止泻药。

3.中药煎注及穴位注射疗法。

(1)米壳疗法。20 g米壳加水200 ml用旺火煎煮开后微火煎煮药液至100 ml为宜,双层纱布过滤装于250 ml葡萄糖瓶内,用16号针头刺于橡皮塞,将装有中药液的葡萄糖瓶与生活用高压锅内蒸煮10 min取出凉温备用。用法与用量:仔猪每公斤体重0.5 ml后海穴注射,一般一次治愈,稍严重的次日重复应用一次,不再复发(不可超量和重复使用);

(2)中药煎煮玉米疗法。对顽固性群发仔猪腹泻(如大肠杆菌仔猪腹泻)无论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者穴位注射,由于患病猪只多,注射费时且极其麻烦,可采用中药煎玉米粒让群养仔猪采食。中药组成:可用“乌梅散”加减:乌梅、干柿子、黄连、姜黄、米壳等,粪便带有血脓的加白头翁、地榆;粪便呈清水状的家木通、泽泻;体温普遍升高的加知母、生石膏(不煎煮而后拌玉米粒);冬季胃寒腹泻加生姜、红糖、白酒(不煎煮);夏季可适量加大蒜(各药物用量视猪场患病仔猪多少酌情掌握)。也可用“千金止泻散”加减。煎煮方法:将所选药物称重,再称取药物10倍的玉米粒,共置于适当大小的不锈钢锅内,加药物与玉米粒体积两倍的清水,旺火煎至药物与水等量时,微火煎煮到水分煮干为止(此时药物有效成分绝大部分混煮与玉米粒中),待温备用。服用方法:要患病仔猪禁食禁水12~18 h(使患病仔猪有强烈的饥饿感),将选用的不易煎煮而后拌的药物与煎煮的玉米粒及药渣搅拌均匀,连同药渣及玉米少量多次的散与饲槽或者干净的水泥圈舍地面上让其自由采食(严禁一次撒量过多,既造成浪费又使仔猪缺乏饥饿感而影响采食量)。待仔猪采食药物玉米粒后4 h,水槽放入0.5%的食盐水使其自由饮用;2 h后,水槽放入1%的小苏打水饮用,一般一次见效,严重的次日采用同法再治疗一次,治愈率达95%以上。

(3)麸皮食醋白酒疗法。称取麸皮 1000 g,与铁锅内微火炒麸皮发黄略带褐色,趁热加入食醋100 ml、白酒 50 ml搅拌均匀,凉温备用。用法:每头患病仔猪食用50~100 g,每天一次,一般两次治愈。

(4)韭菜柿子疗法。将韭菜1000 g, 生柿子(青柿子)切碎捣成泥状,每头50 g内服,1次/d,一般1~2次可治愈消化不良性腹泻。

(5)大蒜木炭末疗法。大蒜500g岛城大蒜泥加木炭末10g,小苏打20g,搅拌均匀,每头50~100 g内服,对仔猪白痢有奇效。

四、中药预防

山楂、麦芽、神曲按1∶1∶0.6的比例混合粉碎拌料,每头仔猪每天10~15 g,做预防性用药,有增加采食量、帮助消化、促进生长、防治腹泻的作用。治疗用药时,加白头翁、黄连、黄芩、大黄、车前子、炒米等,每种药物的用量为每头仔猪每天5~10g,连用2~4d。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玉米粒初乳圈舍
耍小聪明的鹅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有趣的『玉米粒抖字』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每天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