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的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2018-03-08顾春华钱叶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以生为本指导策略

顾春华 钱叶

摘要:新的习作教学理念倡导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说孩子们自己的话,展现自己的生活。本文从尊重学生情感、激发创作灵感、多渠道支持创作三个方面阐述,“以生为本”的习作教学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引导孩子“我手写我心”,让习作融入孩子的生命,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以生为本;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1B-0051-03

对于作文来说,感觉是最重要的。孩子对生活的真实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他们创作的源泉。传统的习作教学与当今学生的思想、经历和生活相脱节,往往沿袭“命题—作文—批改—讲评”的老路子,已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不是对文题望而生畏,就是行文中缺少真实的情感、缺少真实的生活轨迹。新的习作教学理念倡导教师要切实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引领他们自由自主地习作,用心用情地表达,让作文真正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一、尊重学生情感,让习作回归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它与生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也就没有出彩的创作灵感。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奇变化的事物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地鲜活,那么地富有吸引力。作为教师应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體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并通过习作满足自己表达生活、热爱生活的愿望。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孩子们的习作过程既是一个自由的、充满创造的过程,又是一个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过程。语文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习作部分也无一命题作文……这都标志着作文教学正在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能做到多向思考、畅所欲言、大胆求异,这也反映了作文教学呈“综合化”“个性化”的改革趋势。

其次要回归学生生活。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生活是孩子熟悉的,这里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哪怕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只要是他们亲自经历、参与的,就会有满满的感受。深入校园生活所获得的独特体验,能让学生打开习作视野,积累习作素材,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等诸多综合能力。

二、激发创作灵感,让学生敢于表达

科学有效的习作训练可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稳步成长,使他们眼中的世界逐渐明晰,感觉更加深化和细致。这只习作的笔可以书写生命的诗歌,也可以谱写生命的乐章。当孩子们下笔作文时,因拨动了生命的琴弦,那种倾泻的情感、开放的思想、大胆的表达,又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

1.兴趣唤醒创作源泉

兴趣是创作最好的老师。对于认知能力需要提高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尤为重要。课外兴趣活动的开展,既为学生的生活注入勃勃活力,又创造了七彩的习作素材,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书写具体的、有真情实感的文字,真可谓“一石三鸟”。因此,我们不放过任何一次开展特色课程的机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体悟,然后写成作文。例如,为引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笔者曾创设“摸奖”活动。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教室里沸腾的摸奖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活动后,学生在文中将摸奖前、摸奖时、摸奖后的心理描绘地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真实的内心世界。

2.自由点燃创作火花

学生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个体,自有不同的喜怒哀乐。倾诉心中的所思所想,应当是学生的主动要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描绘真实生活。有可能那是一种“非主流”,有可能那是一种“网络风”,但学生极为直白的表达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创作。这时,教师不要用世俗的眼光,或是自己固有的思想体系去评判,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欣赏的角度去积极正面地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敢想,敢写,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如我班一位学生写的一个片断《差点昏头的“网虫”》:

今天,爸妈上午上班,中午才回家,我想:今天我可以舒舒服服地玩儿电脑喽!等爸妈全走了,我马上趴在电脑上,开始玩起了“帝国时代”。

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我就玩了近两个小时,我觉得眼发酸头发昏,于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虚拟世界。接着我准备看电视,可刚打开电视机,爸爸的电话来了……啊!不好,原来爸爸这次电话是专门来查岗的。爸爸还说他过一会就回家,等他回家时,他一定要看到他布置的作业做完了!没办法,我立马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跑到书房开始做作业。过了近半个小时,我终于把所有的作业全做完了,长长地舒了口气。

呵呵!平时老爸老妈总唠叨,说我没有自控能力,我还总是不服气,唉!今天我还真是不服不行了啊!

读着这位学生的真心日记,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批语:

××同学,读着你的习作,老师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感受到童年的调皮、贪玩与无奈,但是相信你能安排好游戏与学习的时间,要不,你怎么会将这样一件平日里其他学生不敢写的事情告诉老师呢?

这样的欣赏式的批语必然能开启孩子们的心扉,使他们敢于表述内心世界,喜欢在作文中自由地倾诉。

三、提供多渠道支持,让学生展现真我风采

当孩子有了创作的念想,愿意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进入了写作的敏感期,我们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孩子,为孩子们的创作需求提供理解和支持。

1.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说:“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作为语文教师,要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真实生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实感受,并诉诸作文之中。如基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社团活动,如书画、羽毛球、足球、航模、摄影、电脑、器乐、舞蹈、小记者等等;结合“少年农学院、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特色课程建设和少先队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羽毛球节”等,比赛项目丰富多彩。endprint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院中的小小农展馆、二十四节气彩绘农事图,在组织学生开展认识桃树、观察桃花、研究桃胶等体验活动后,一起在方桌田中种植桃树。趣味横生的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这真实的参与中,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感受和发现。

2.注重文本阅读的迁移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文本阅读的教学是我們每一位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注重文本阅读的迁移是体现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文章为什么要这么写;假如是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教学的目光聚焦在语言运用上了。领会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这样才能让每一课的教学都成为孩子习作素养滋生的土壤。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灰椋鸟》这篇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倾诉、呼唤、应和”这些本来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的词展开想象,进行角色体验,与鸟儿对话,让学生自主感悟到“联想”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赋予生动形象的好方法。随后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练笔,请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运用联想的方法,将提供的内容选择一个作生动形象的描写。

文本阅读的迁移,既包含习作方法和表达规律的迁移,也包含习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新课标对每个年级段都有明确的阅读量规定,仅凭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我校在学生生态阅读实践研究中,不仅打造了精彩纷呈的生态阅读,还重视阅读指导课研究,注重“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倡导教师有选择地上好不同课型的阅读指导课,包括整本书阅读、绘本阅读、经典诵读、好书推荐等,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的品质。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不仅可以获取信息和知识,认识多彩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够与高尚的心灵对话,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

3.创设多元赏评平台

作后指导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后指导是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针对性地讲评或指导,着力对习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一剖析。这样的作文指导结果往往使学生偃旗息鼓,对习作丧失信心。赏识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赏识,小学生的习作更需要得到教师、同伴、家长及更多人的赞美,让孩子感受到被人关注、被人赏识的愉悦。习作赏评的核心价值不是修改、规范、提高,而是唤醒、激励、鼓舞,使每一次习作赏评都能让学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成功体验,对自己的写作产生信心或增强信心,甚至产生写下一篇习作的欲望。为此,在作后指导的实施与推进过程中,我们将讲评改为赏评,创设多元多维的赏评方式,建构教师导赏、学生自赏、同伴互赏的多元赏评机制。于是,“沙里淘金”“毛遂自荐”“佳作推荐”“文林争霸”等赏评方式应运而生;“作文交流会”“习作赏评课”“习作手抄报”等展示习作成果的形式也自然生成。展示交流的过程,是孩子们分享习作成果的过程,也是取长补短二次习作的过程。

孩子是世界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自然也有他们自己的欢乐和憧憬。呼唤生本习作教学就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引导孩子“我手写我心”,让习作能真正融入孩子的生命,展示真我风采,绽放生命精彩,提升孩子们的生命质量。

责任编辑:李韦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以生为本指导策略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