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问题关注点:数学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2018-03-08周善伟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问题意识数学课堂

周善伟

摘要: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观察研究显示,小学生的问题能力还有所欠缺。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分析,发现设置问题关注点能够实现数学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有效转化。实践的目的在于尝试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改变,创设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会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

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意识;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1B-0031-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升学生的提问技巧,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审视

笔者在本校各年级随机抽取了一个班,共计6个自然班进行数学课堂观察。并以课堂观察记录为基础,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對所有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学生提问的态度和学生提问的内容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提问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无约束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他们在课堂上敢问、敢想。随着年级的升高,中高年级学生提问态度越来越认真,他们能意识到提问在学习上的重要性,有问题意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顾虑等原因,在课堂上他们会变得沉默寡言,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提问。

(二)学生提问的内容

1.浅层问题。从课堂观察的分析结果看,鉴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很多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深入思考,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提出呈现性问题,很少能提出针对学习内容的核心问题,问题的质量有待提高。

2.无效问题。课堂上的无效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以探究,无法解决。另一种是有些学生很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但是缺乏提问的技巧,总是词不达意,提出的问题基本也是无效问题。

3.偏离问题。课堂上有些学生提问积极性很高,但是提出的问题抓不住学习内容的主题,问题偏离数学知识本身。例如:一年级教学中,让学生描述从情境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有些学生会将注意力放在情境图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上,而忽视了图中的数学信息。

二、学生数学提问能力欠缺的成因分析

通过课堂观测和现状调查,发现导致小学生提问能力欠缺的因素主要如下:

(一)心理障碍。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什么都好奇,少有压力负担,所以在课堂上敢想、敢问。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考虑问题日渐成熟,他们在面对同学和老师的时候,思想顾虑也在增加。学生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错误被别人笑话,被教师批评,失了面子,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宁愿放弃提问。正是这种害怕失败、恐惧的心理障碍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不敢提出问题。

(二)技能障碍。小学生提问能力欠缺的原因不是他们没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去问,所以才会放弃提问的。由于缺乏提问的技能导致他们不知道怎么问,对于一个数学问题很难用数学语言完整清楚地表述出来,因此学生就会很少提问,或者干脆不提问。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提问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上,教师往往独占提问的权利,学生找不到提问的机会,也得不到教师的有效引导,导致学生的提问技能进步缓慢。

(三)动机障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出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直接追求,体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小学生很难长时间持续地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怎么做”。[1]因为外部的学习动机占据了主体,所以学生就不会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课堂学习中也不会主动地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提问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

三、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转换途径

学生由问题意识走向提问能力需要一个看上去虽小但意义重大的转变,作为老师,不是去问学生问题,而是由学生来提问,教师则要帮助他们完成提问。[2]设置“问题关注点”,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问题关注点进行提问,问题关注点不是让他们回答的问题,而是为他们提出问题而设计的一个关注点。

(一)找到有效的问题关注点

1.问题关注点不可模糊。如果问题关注点不明晰,学生会花费过多时间去理解它。当问题关注点描述得很清晰的时候,学生就能更轻易地生成问题。具体来说应达到如下标准:首先,简洁明了,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词语或短小的陈述句构成问题关注点;其次,准确聚焦,问题关注点应该能引起学生在一个具体方向上的注意力,给予学生足够的吸引和鼓励,学生可以在此具体领域进行提问。

2.问题关注点尽量不是问题。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教师习惯了用提问题的方式教学,所以常常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表现出过多的对老师的依赖,并习惯于回应问题而不是自己发现问题。因此,如果教师用自己的问题来做问题关注点,学生往往会为了寻找答案去活动,就会限制了学生的想法。所以为了确保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问题关注点应尽量回避使用问题。

3. 问题关注点不可表现教师的偏好或倾向。问题关注点的目的是给学生思考的自由,不是让学生知道教师的偏好,也不能给学生太多的指引。学生会花费时间努力想找到你希望他们得出的答案,而不是他们自己进行思考。

4. 问题关注点不提供范例。如果学生提供了例子,就是为他们的提问设定了方向。以前,我习惯于给学生很多例子来解释和明确学习内容,学生也经常向我询问例子。我发现一给他们例子,他们马上会结束思考开始总结:“哦,原来老师想我们这样做。”学生需要自己克服这些困难。如果学生全无头绪,可以给一些启发词,比如说:对于概念,着重指导学生会问“是什么”; 对于基本观点,着重培养学生会问“为什么”; 对于基本方法,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怎么样”。endprint

(二)设计问题关注点

以教学《认识三角形》为例。课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将准备好的一根吸管剪两刀,剪成三根吸管并组合成一个三角形。

1.明确让学生提出问题的目的

我希望学生能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鼓励他们探究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2.列出几个可能作为问题关注点的想法

包括以下五点:①三角形;②三角形的三条边;③怎样剪能围成三角形;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⑤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吸管。

3.仔细观察并思考优缺点(见下表)

4.选择一个最符合你的目的的想法

在考虑每个问题关注点的优缺点后,我决定使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个问题关注点。

5.想象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在设计过程的最后一步,我思考了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任意三根吸管都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这一组吸管围不成三角形?”“为什么这几组吸管能围成三角形?”“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 ……

四、设置问题关注点应遵循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有效的问题关注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情境性原则。数学问题情境的主要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化的问题关注点,能够联系学生实际,调动学生感官注意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内驱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2.因材施教原则。处在不同学段的学生呈现的问题意识特点不一样,并且最近发展区不一样,即使处在同一学段的小学生,其数学最近发展区、能力、个性等也不一样,[3]因此这需要教师设置问题关注点时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问题关注点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知识背景和学习特点,尽可能使问题关注点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3.启发性原则。问题关注点应该是用来刺激学生发问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关注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角的度量”,问题关注点设置为:“观察量角器”操作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问题:“量角器怎么量角?”“量角器为什么要制成半圆形的?”“量角器里面为什么会有两个刻度呢?”“量角器中心的点是干什么的?”……多次实践后,学生会觉得“这种形式很有意思。”而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深入思考。

当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动力让他们开始提问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就会萌发一些东西。如果学生们想使用那些还不太强健、从未用过的“提问肌”,那就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多练习练习,促进这种肌肉成长。你会发现:当学生的“言路”打开,课堂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参考文献:

[1]侯瑞琳.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曲阜師范大学, 2014:24.

[2]丹·罗斯坦,鲁兹·桑塔纳.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26.

[3]尹海莲.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08:47-48.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问题意识数学课堂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