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2018-03-07周艳平

财会学习 2018年4期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周艳平

摘要:目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着重业务轻财务、重管理轻内控、重货币轻实物、重人情轻合规等问题,如何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本文从明确会计主体责任、完善内部控制、提高核算水平、营造会计监督氛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通过会计手段对经济活动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经济成份日趋多元,复杂的经济现象和不规范的经济行为不断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会计服务的利益主体实际上是国家。国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所有者,国家为了保护其财产所有权免受侵害,也需要通过会计监督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有利于合理配置财务资源

在资金运动全过程中,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凡事有预算,分配有标准,执行不超标,以此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信息质量,促进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节约资金的效果。

(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有利于规范财务开支行为

会计监督的有效发挥对财务活动起到 “把关守口” 的作用。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监督,确保每笔开支都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有利于保证各项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特别是在当前财权与事权分离的情况下,能有效约束事权行使者,将“道德风险”降到最低。

(三)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有利于减少审计风险

会计监督通过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原始会计资料进行归集、分析、审核,实施对资金运动全过程的控制与掌握,具有最直接、最及时的特点,其他监督形式如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等,都要利用会计监督提供的信息资料。如果能以会计监督作为先导,自身先把好自身的关,就可以减少错弊,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效果并不尽人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业务轻财务

有的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会计监督必要性、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片面认为会计只不过是“算算账、报报账”,和单位重点工作相比无足轻重;甚至认为财会部门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多管闲事;还有的搞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甚至授意会计人员做假账私设“小金库”,造成会计管理混乱。

(二)重管理轻内控

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现行制度滞后于现实需要,规定笼统。对财务开支、财产清查、政府采购等重大决策事项缺乏相应制约机制,财会人员对重要决策参与程度较低;有的单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执行效果不落实、不考核,造成资源浪费;还有的岗位设置不符合“不相容”原则,人员配备不足,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约束,造成职责履行弱化。

(三)重表象轻实质

对票据的审核,只注重表面现象,机械性处理,忽略其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实质。对票据的真实性不加以认真核对,造成一些虛假发票入账;对费用开支的审核不到位,致使开支超标;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等不关注计划及预算控制;办公费印刷费等不关注是否有明细清单,或者明细清单所列商品单价的合理区间;对专项费用没有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公用经费挤占项目经费等。

(四)重货币轻实物

会计监督只着眼于货币监督,而忽视实物监督。对资产和物资缺少日常监督管理环节,没有购、用、存登记,没有出入库管理,日常不盘点、不清查,也不关注库存储备情况,购买和使用随意;资产管理粗放,不察看不维护,应报废的不及时申请报废,造成资产虚增。还有的单位资产多年账实不符,也不追查原因,影响了财产的安全完整。

(五)重人情轻合规

有的财会人员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囿于人情世故,不坚持原则或不敢坚持原则,对开支、报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不抵制、不拒绝,在报销事项中打人情牌,按关系说话,做不到一视同仁。

三、如何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针对前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一把手”的会计主体责任

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的主体,要切实落实对财会工作负总责的要求,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主动学习掌握财会规定和财经纪律。对哪些违规?哪些违法?一定要心中有数。在财务问题上,自觉遵守财经纪律,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违规办理会计事项,对会计人员正确行使职权进行会计监督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要批评、制止、甚至处理,给会计人员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奠定基础。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严格落实业务操作和授权制度对会计工作各岗位的明确分工,强化岗位约束力,强化对“一把手”经济行为的约束,规范大额资金审批制度和程序;建立问责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设立领导干部责任问责制,对决策失误、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对滞后的及时修订完善;对内容笼统、缺乏操作性的制定实施细则;对存在制度空白领域的,要尽快研究出台新的。确保制度的高效执行。

(三)有效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首先要加强事前控制。会计人员要参与到资产配置、物资采购等业务筹划活动中,深入了解项目资金需求情况。其次要抓好事中控制。货币监督时,要重点关注其背后的经济实质及项目经济业务内容的合法性。实物监督时,要确保单位有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物品采购与领用有严格的出入库管理登记,购置和领用物品与业务量有合理的配比关系。最后要做好事后分析和监督。财会人员应对生成的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风险点。

(四)提高财会人员职业素养

财会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关键,要提高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必须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财会人员要牢固树立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严格监督,实事求是的良好职业道德,切实担负起“严管家”“守门员”的责任。对新问题和新形势要有敏感性和判断力,要加强对财会专业技能和财经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要营造会计监督的良好氛围

会计监督是一项多部门配合、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财会部门要积极主动宣传财经纪律和财会政策,加强对财会业务的辅导,帮助职工了解、熟悉、掌握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其他部门也要认识到会计监督所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并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行为,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财会规定,有预算有计划,不倒逼财务,共同营造会计监督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会计法》.

[2]段周畅.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 (02):253 -254.

[3]蒋行礼.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0 (5):128.

(作者单位:河南银监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试论高速公路管理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试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