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网融合”下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

2018-03-07张登科

文化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三网搜索引擎

◎张登科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中国科学文化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图书馆获得了长久的发展,在资源建设、建设方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版权研究有了较多的进步。但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在资源建设和服务上仍旧存在着一些缺陷,影响数字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的“三网融合”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着重大的考验,用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我国的科教文化进步产生极大的阻碍。

一、“三网融合”技术原理及应用概述

(一)“三网融合”技术原理

“三网融合”是指通过移动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三大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共享的通信技术。“三网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实现多终端设备共享网络资源,当前设备终端有手机平板、电视、电脑等,“三网融合”后能够使这些设备之间的功能相互连接,形成适应性较广,便于维护的高速宽带资源分享平台。而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如何加强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的人群提供优秀的数字资源,以全面提升中国的国民素质,成为了当前人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三网融合”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智能化,手机、平板和电脑的普及,以及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使得信息资源的交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利。数字图书馆要想实现优质服务,应当利用好不同行业和地区间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使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形成一个超级数字化图书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共享率,使人们在查找资源过程中,能够快速发现想要的文献资料,提高查阅效率[1]。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数字资源的搜集整理,以及对数字图书馆虚拟网络的建设,网络平台下图书馆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的建立和开发等内容。在不同领域提供一定的资料文献展示和服务平台,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等通道,搭建起能方便用户进行使用和查阅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框架体系,联合网上众多数字虚拟图书馆资源内容,为用户提供一个能够进行统一检索和查阅的平台,节省用户的查找时间,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三网融合”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能够实现用户只需打开一个网站,就能够对国内的海量数字化资源进行查找和借阅,这样才能够惠及全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大放光彩,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添砖加瓦。

二、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

(一)明确数字信息资源界定

数字图书馆在进行信息采集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对数字信息的资源界定属于重中之重。当前科技背景下,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十几年之前。当用户在搜集信息时,如何分清楚数字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搜集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数字图书馆不可能将所有的纸质文献资料全部进行数字化,因为这一工作量过于巨大,且难以实现。而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图书馆本馆藏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第二,购买的文献资料、图书等信息资源。第三,网络中存在的信息资源。当前网络数据库日益兴盛,大量的信息资源被储存于数据库之中,众多的信息资源在网上流传,而对这些资源的搜集和购买,是将信息整合利用的重要途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有利于丰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2]。

(二)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和引擎收录

在当前的数字信息资源搜集和储存基础上,要想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利用,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有两种。

第一,搜索引擎。常见的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狗、Google等,这些搜索引擎能够帮助用户根据关键字然后快速检索信息,并按照一种智能化的手段,结合大数据对检索信息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最符合需求的信息,帮助用户快速获取信息。当前数字图书馆中的搜索引擎,一般有目录式搜索引擎、机器人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搭建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帮助用户快速查找到需要的信息[3]。

第二,元数据。元数据是指数字图书馆通过对资源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然后建立起标引和著录的一种方法。数字图书馆通过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页面进行搜集,直接进行标引,而不需下载资源,从而在数据库中形成信息资源数据的索引数据,用户在进行搜索时,能够根据匹配度,调出相应的索引数据,根据索引数据再次打开相关网页,以浏览和学习自己需要的文档,这样能够极大减小数据库压力,使用户能更快速检索到相关信息。

三、信息服务模式变化

在与传统服务方式对比中,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发生了以下变化:

第一,服务对象扩大。通过“三网融合”,不同端口的用户都能够使用自己常用的设备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访问和查阅,比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基本上在三种网络的延伸之处,用户都能够自由访问相关信息。

第二,服务内容深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借阅服务由电脑系统进行把关,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使获得的数据信息资源知识实现不断增值,为用户提供了更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种类。

第三,服务手段更加先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网络传输为信息服务带来了更多的改变,用户可以通过文献下载、邮件订阅、信息发布平台等多种方式,搜集到网络上有用的信息,方便使用和学习。

第四,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往往属于管理层面,对用户提供的帮助并不大[4]。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下,现在已经对工作人员做出了更多的角色种类和服务定位。一是信息的组织和分析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资源信息进行组织和分析,及时更新维护数据库。二是信息的提供和传播者,在进行服务时,当用户查阅资料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帮助用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FAQ[5]。三是信息使用的导航者,工作人员可以对用户信息的查找和使用提供帮助,开展指导工作,并向用户推荐相关信息,解决用户的困难。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网融合”下的数字图书馆,已然是一种大规模的可以进行跨资源检索的海量信息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根基,而丰富信息资源、建设高效灵活的服务体系,无疑是促进中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

猜你喜欢

三网融合三网搜索引擎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有为才能有位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第三章 “三网融合”会否成为重组催化剂
网络搜索引擎亟待规范
基于Nutch的医疗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开发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
基于Lucene搜索引擎的研究
搜索引擎,不止有百度与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