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民间舞蹈探究
——商城火绫子的传承与发展

2018-03-07宋钰琪

文化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表演队花鼓民间舞蹈

宋钰琪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商城在古代属于封建割据的边缘地带,随着朝代及行政区划的变更,人口迁徙或者避难留于此地。商城县属于山区地带,自然产物丰富,但受地势的影响,交通一度闭塞。[1]“火绫子”是当地具有特色的灯舞,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唐朝时盛行开来,围着朝王载歌载舞,后由宫廷传入民间。清朝时,其广受百姓喜爱,逐渐兴盛开来。“火绫子”目前多见于在大别山区鄂豫皖交界处,如河南信阳地区、湖北黄冈地区及安徽六安地区等。

一、火绫子舞蹈的起源

“火绫子”舞蹈的起源,在史书中没有查到相关记载,一直以民间传说的形式流传。相传,唐朝李隆基处理完朝事后,领着宫女太监持着朝王伞戏耍玩乐,后这种形式广为流传,形成了歌舞。唐王是整个舞蹈的核心,唐王所撑的杈伞为朝王伞。[2]“火绫子”中的“花鼓腿子”指的是宫廷的太监;“拉花”指宫女;说唱的唱词诙谐幽默,内容多是喜庆、吉祥的,其原本是娱乐时唐王与宫女太监的对话。

据当地老人说,“火绫子”的花费较高,所以在古时候,它只是大户人家的表演形式。表演队从第一家到最后一家挨个表演,然后再返回第一家,这时才能结束所有演出,在这个表演过程中,人员不能少也不能多,他们认为多了是祸,少了也不吉利。表演时要准备一百首歌,且必须要唱完九十九首歌,最后剩下一首不唱,意为解忧愁,唱完九十九首歌后需要把围灯烧掉,到第二年再重新做新的。

20世纪60年代,商城火绫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表演队伍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舞蹈会演,会演结束后,又接连到北海公园、解放军剧院等地进行了七次演出。20世纪70年代后,很多商城火绫子队伍都停止了演出,只剩下商城映山红杈伞表演队及夕阳红杈伞表演队等坚持表演,商城火绫子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火绫子舞蹈的主要内容

火绫子是由五个男子九个女子共同完成的群舞表演。领舞的即掌杈伞人,被称作“老杆儿”,其通常是风趣幽默的老汉形象,一手掌火绫子,一手拿蒲扇,嘴里喊着号子以掌控整个舞蹈的节奏与变化。具有女性特色的“四梳”女角,在旧社会时期是男扮女装,用黑纱布包头,就像姑娘的辫子,所以也被称为“花鼓娘子”。“四梳”的妆容以彩粉化脸,身着彩色霓裳,脚穿绣花鞋,腰部系有围兜,右手拿有彩扇,左手拿有手帕。舞蹈中具有男性特色的“四挎”男角,身着花边服装,腰系红色彩带,挎着花鼓,手持花鼓棍,头上包裹头巾,扎成蝴蝶型,也被称作“花鼓腿子”。

火绫子舞蹈分为大场和小场两种形式。大场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老杆儿”先登场,舞蹈步伐也是多种多样,如有碎步、搓步、追步、滑步、挑担步等;第二段是由“老杆儿”迎着锣鼓声“打杈”,“打杈”就是由“老杆儿”即兴编创唱词,与节奏押韵配合。老杆儿随便发问,其他人回答“咋地了”,老杆儿回答后,其他人要一致回答:“对对对”,一唱一和十分有意思。说唱时配有道具,如响镲、抛锣、鞭鼓、小锣、木棍、手帕,扇子等。唱词的内容诙谐幽默,多是喜庆、吉祥的,带有恭维称赞的意思。小场表演情节简单,表演形式如抢板凳、抢手绢、抢彩扇、抢蜡花等,舞蹈步子有滑步、跳步、跑步、退步、错步、转步、顿步、追步、碎步、踩步、颤步、波浪步、八字步、十字步、平足步等多种步子。[3]在整个舞蹈中,“老杆儿”是火绫子的核心人物,他手中拿的伞,可以随意改变样态,能转起来、撑起来,老杆儿的腿上功夫也十分了得,可以和京剧里的一些武生相媲美。

舞蹈音乐是表现舞蹈内容的灵魂,“火绫子”的舞蹈音乐调式变化也非常具有地方民间音乐特色。“火绫子”的舞蹈音乐包括四种调式:第一种是前后徵调式,中间部分会加唱腔或者花鼓唱,有时会配词叫“小二哥、小二嫂”;第二种是前后宫调式,中间抢八句转羽调;第三种是超八度或十度大跳,构成承上启下又独具特色的花鼓唱;第四种是锣鼓唱法,有四句羽调式。每个乐段经过多次转调,表现出火绫子舞蹈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情绪变化。

三、商城“火绫子”的传承与发展

(一)文化价值

河南歌舞在信阳,信阳歌舞在商城,由此可知,商城是著名的歌舞之乡,“火绫子”是商域民间歌舞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它保留了朴实的表演艺术形式,欢乐、风趣、喜庆、适应性强。唱腔曲调融合了各种原始民歌歌剧,歌词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表达和诉求十分强烈。

火绫子中的一些行话,目前有一些已经成为商城地方方言。比如说你是舞蹈的主要人物,一般商城人会说:还是你来“掌老杆”;要说明有的人听不懂意思,一知半解,商城人会说:他是“二样子”;说话中突然改题,商城人会说莫“打岔”(权)。

“火绫子”舞蹈表演动作大方潇洒,它传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现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这足以说明了它的文化价值。对于火绫子舞蹈的传承,我们必须先要了解它的操作流程及文化底蕴,进而发扬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

(二)传承与保护

“火绫子”包含原始舞蹈的元素,它的唱腔既带有南方的柔美又有北方的刚烈,唱词更是记录了一代代人对世事的关注及自我的情感,富有历史文化气息,对它进行传承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使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地方文化发展,促进人民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商城县文化局曾召开文化组织会议将任务分解到组,责任到人。为挖掘整理商城原生态舞蹈《杈伞》,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不辞劳苦,采访了上城县的36位民间艺术家,并记录了商城民间舞蹈表演队进行的20多场表演,真正让商城火绫子表演展现在大众视野中。由于熟悉火绫子的艺人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而年轻一代对这样的表演形式又感到陌生,能够传承他们技艺的人寥寥无几。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年轻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解当地民间文化的精髓。政府可组建一支舞蹈队伍深入学习火绫子的背景和舞蹈技法,通过各地的演出扩大宣传面,并记录每次演出的成果,吸引更多年轻的舞蹈演员加入传承民间舞蹈形式的队伍中来。

除了壮大演出队伍,扩大宣传,我们还应该对火绫子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一是要经常深入当地采风,采访本地的老艺术家,依靠他们的回忆,整理资料;二是带领年轻的演出人员向老艺人学习技艺,制作影像资料供后人学习;三是鼓励成立民间舞蹈队伍,在当地举行民间舞蹈大赛,选拔优秀的人才,并支持优秀团队参加省内外的比赛,扩大宣传;四是利用现在年轻人流行的网络媒体方式宣传火绫子的文化价值。

总之,火绫子舞蹈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我们舞蹈工作者只有对传统舞蹈的精髓部分不断提炼、加工,使之成为民众所乐意接受的,有利于民众生活的精神食粮,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地方的舞蹈文化。民俗舞蹈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要保护好民间舞蹈的承载人,发展好承接人,以弘扬历史文化,使其永世长存。

猜你喜欢

表演队花鼓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淮岸花鼓情
演2021年莫斯科航展中,勇士飞行表演队正在表演
鹰击长空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正在练习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花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