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修学习经验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2018-03-03王庆华倪天辉刘成霞张玉龙崔祥龙王巧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王庆华,倪天辉,刘成霞,张玉龙,崔祥龙,王巧云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2018年伊始,笔者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修学习,收获颇丰,现将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 人性化校园设施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多元信仰的国家,新加坡前教育部长尚达曼先生指出,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国,人是它唯一的、最珍贵的、最赖以为生的资源。南洋理工大学(南大)是一座典型的花园式学校,校内绿树成荫,花草遍地,被誉为“亚洲最美丽的校园”。校园的每个建筑物都由长廊连接,无论你在学校任何地方,都能顺畅地前往你想去的地方。学生每天都会经过长廊,长廊最显眼的地方摆满优秀学生作品和社团活动海报。学校的每个地方都可以免费无线上网,教室外摆放着笔记本电脑,走廊配备网线插口及电源插座。校园内的标识简洁清楚,路口和走廊尽头设有指示地图。校内有免费公交车,体育场、游泳馆等运动器材齐全,师生可免费使用。

2 人才战略是关键

南洋理工大学的愿景与使命是: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实施企业式管理,自主化和国际化是必走之路,积极发挥科研优势,建设高素质的教研队伍,吸引青年才俊和领军专家,放眼世界,推动国际化学术合作,放眼世界,根植亚洲,发挥多元文化和研究型大学的双重优势与特点。南大将教职工分为教师(Faculty)、研究人员(Research Staff)、管理人员(Management Staff)和服务保障人员(Support Staff)。南大现有教职员工7 310人(截至2017年),专任教师1 660人,占总人数的23%,分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高级讲师、讲师;研究人员2 890人,占总人数的44%;管理人员1 120人,占总人数的15%;服务保障人员1 640人,占总人数的22%。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目标不同,按照学校发展决定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同时制定每类人员的招聘、晋升、考核、工资、奖励(花红)制度。充足的行政和教辅人员为教师、研究人员以及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新加坡把人才战略作为国家和教育的战略导向,在南洋理工大学的课堂上,一位教授的话让笔者印象深刻:“新加坡唯一的天然资源就是劳动力,就是人力。”可见,人才强国战略已深入人心。新加坡把人力资源发挥到极致,包括吸引中国高级人才,吸引未来科技发展的世界级领军人物,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政府部门等[1]。通过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教职员工提供丰厚的待遇,把大学当作社区建设,提倡教职员工过有品质的生活,让所有教职员工和家属在大学这个社区快乐生活。

3 教授治校理念

南大坚持教授治校理念,许多重大事务,如人才引进、教师考核、终身教师评定等都需经过教授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教授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会议议题以投票方式通过。议题在提交教授委员会之前,要先经过咨询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咨询委员会成员为各院系教授代表,主要对议题进行初期论证,之后再提交校常务委员会讨论。校领导和职能部门正职领导由教授担任。学校为教授提供独立的工作室和实验室,其还可根据财政预算自主聘用科研人员。这些都凸显了教师在南大的主人翁地位。

4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能力为导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开发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出“少教多学”,实施终身学习计划,发展多元化教育,发展高水平大学教育等,目的在于挖掘学生潜力,使教育更加多元化、学生有更多选择权、学校有更多自主权。倡导研究与教学并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施国际化办学,建设综合性大学,鼓励跨学科研究与学习。在人才培养方面,南洋理工大学采取颇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将企业工作环境引入校园,使学生具有企业实践经历。以真实的企业项目为平台,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以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撑,以综合科技、专业科技中心等教学环境为背景,实现企业项目新品开发和人才培养双重目标,不仅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互相了解,也培养了其团队精神。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学校推出学生出国浸濡计划,主要包括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全球教育计划、海外实习计划、全球暑期学习计划等[2]。(1)国际学生交流计划(International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让学生利用1~2个假期的时间,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放眼全球,开阔视野,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交流;(2)全球教育计划(Global Immersion Programme):让学生到国外一流学府、企业和工业园区学习、工作,使其得到锻炼;(3)海外实习计划(O-verseas Attachment Programme):让学生到海外企业实习,接受国际化训练;(4)全球暑期学习计划(Global Summer Studies):让学生利用暑假(4~6个星期)到国外大学进行学术、文化浸濡或者语言方面的课程学习。学生通过跨地区、跨文化交流,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培养了创新精神,形成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南大以价值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强调价值观教育,发展全人教育;重新界定“好学校”的定义,即照顾不同需求的学校;领跑全球高等教育,成立全球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Tech);加入亚洲顶尖科技大学联盟(ASPIRE);2013年成立李光前医学院,推行“2015战略计划”,实施南大博雅英才工程,致力于构建世界级研究型大学。

5 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南大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任务明确、类别清晰。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按照5∶5∶2的权重考核,高级讲师、讲师按照8∶2∶2的权重考核,研究人员按照项目任务考核,管理服务人员以服务对象的评价进行考核。同时,建立绩效反馈评价系统,对于个别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人力资源部门与其沟通交流,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调整任务和方向,从而实现绩效考核目标。绩效考核结果是工资和花红(1~3个月的工资)发放依据。教授每3年接受一次考核,连续两次不合格必须离开。奖金(绩效工资)根据评估考核结果来定,分为A、B、C、D、E 5个等级。考核结果为A加3个月工资,考核结果为B加两个月工资,考核结果为C加一个月工资。南大实行教师评聘制度,每3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3]。本次培训,时间紧张、内容充实,培训科目设计科学,与学员需求紧密结合,在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卓越创新和企业研发园区、智能康复实验室等地的参观考察尤其值得称道。

6 百合乐龄社区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为使老年人独立和有尊严地生活,南洋理工大学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百合卓越联合研究中心独具匠心,用创新科技支持百合乐龄社区。研究中心的于博士简要介绍了世界人口快速老龄化及年轻群体流动性增加对“空巢老人”赡养带来的挑战,南洋理工大学顺应时代发展,为“空巢老人”提供安享晚年的生活方式,打造以非打扰式感应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居家养老技术研究平台。百合研究中心提倡“以科技服务老人”,与当地社区联合,用创新科技支持百合乐龄社区。中心工作人员对乐龄项目的应用和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康复训练项目进行介绍,并现场演示。研修班学员与中心研究人员围绕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病后康复训练、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创新研究为康复医疗、老龄颐养和健康教育所用。

笔者在世界一流大学研修学习,感受到的不只是异国风情,而且了解了南洋理工大学科学的管理构架、严谨的治学理念与前沿的教学创新和研究优势。回顾我们的收获,第一,观念和理念的差别,思想意识不同,国情和经济基础不同,教育顶层设计理念与方案自然有巨大差别。南大经验不能复制,应结合实际,创新思维,以学生为中心,将启发式学习和理论实践并重。第二,人才战略是关键。大学发展靠教师,要教学、科研并重。第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生活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科研精神,根据学科特点改革绩效薪酬制度。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突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功能。高等教育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有涵养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进行顶层设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用人制度、管理理念及制度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值得我国高校学习。

南洋理工大学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国民危机意识、雄厚的财力支持、现代大学制度、国际化战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教师聘任制度以及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等都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学与科研并重,为使我校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内知名医科大学而奋斗。

[1]李晨辉,刘雯华,高媛,等.南洋理工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及启示[J].中医教育,2013(1):67-72.

[2]郝文斌.南洋理工大学教师绩效考核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236-239.

[3]谭伟红,肖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才战略的实施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6(4):126-130.

猜你喜欢

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浙江南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