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2018-03-01张陈陈

戏剧之家 2018年34期
关键词:保护综述文化遗产

张陈陈

【摘 要】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包含了更多随时代迁延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住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中图分类号:F571.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4-0235-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注意。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对此,人们往往感到茫然,不太了解。非物质文化,这是一个新名词,关系到民间文化的各项内容,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恰恰缺少这方面的课程,在大学中文系中,开设民间文学课的,还是少数;在艺术院校,也很少有民间文艺学的理论课程。不只一般群众对“非物质文化”不够了解,甚至连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也不一定了解。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全国人民都要参与的重要任务,如果缺少必要的知识,难免无所适从,或好心办了坏事,想保护反而造成了破坏。这种事是屡见不鲜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发文化产业的重要精神财富

非物质文化又译为“无形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它是看不见的,却又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根基,它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容极其丰富,是我们改善人民生活、开发文化产业所特别需要的重要精神财富。而文化产业却是21世纪新兴的重要产业,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文化产业的产值已超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美国的音像制品出口贸易额已居美国出口贸易的第一位。因为人民收入的提高,文化消费的支出已远大于物质消费的支出。文化产业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已愈来愈大。

文化产业的第一大特点是利润率高,投入小而产值大。例如美国电影大片《星球大战》第一集投资1000万美元,全球的票房收入却有8个亿,与影片相关的收入(如“星球大战”游戏等品牌产品)更高达90亿美元,其利润率高达约8000%到90000%(约80倍到900倍)。

文化产业的第二大特点是产品的文化含量高,而它的文化内涵主要是人民熟悉的民间文化。如《星球大战》的幻想并非凭空乱想,而是仔细研读了神话作家坎贝尔的民间神话著作《千面英雄》并多次向他请教而进行创作的。这种现象被美国学者叫做“以神话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可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并非靠随心所欲地胡思乱想,而是把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为文化资本来实现的。

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民间非物质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的集体创造,是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从小就听故事,唱儿歌,在婚丧嫁娶与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中熟悉了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甚至成为人们无意识的本能,所以人们非常容易接受,非常乐于接受,过去伟大的作家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王实甫、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鲁迅等人都曾运用民间文学的成果创作出了流行千古的名著,这一雅俗结合规律已被国外的文化产业所利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迪斯尼公司的经典儿童卡通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白金珍藏版DVD光盘问世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销量达100万张。自1937年初此片发行以来,又发行新版光盘白金珍藏版,这部动画片及相关产品已为迪斯尼公司賺取了10亿美元的巨大收益。

与此相对照,我国的动漫产业却投入大而产出小,缺乏创意而举步维艰,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忽略了中国的民间非物质文化,没有把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的极其丰富的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是少数人在凭空幻想是创造不出人民广泛喜爱的作品来的。这就说明缺少民间文学、民间文艺与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拿着金饭碗讨饭,是中国文化产业和文艺创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倒被美国人抢先利用了,美国大片《花木兰》在全球热播,賺了几亿美元,就是一个眼前的例子。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几十年前从西方传入的,早已落后于世界潮流,缺少民间文化的内容,造成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我们应该急起直追,把非物质文化的教育搞好,不只在学校教育中加强非物质文化的内容,而且在社会教育上更要普及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是人民创造的生活美,它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却不一定了解它。物以稀为贵,民间文化遍地都有,似乎很平常,就看不出它的重要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根基,而根基是处于地下的,一般人看不见它,以致忽视它,并不等于它不重要。这些都说明进行非物质文化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2]程华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喬建中.“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11(08).

猜你喜欢

保护综述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