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迁移”在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5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226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4期
关键词:奶奶家说明文孙悟空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226000)

随着新课改不断地推进,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渐渐重视培养小学生在习作表达方面的能力,也愈加明白习作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为了让学生对习作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通常以模仿写作的方式来进行习作教学,以期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进而促进写作能力地有效提高。受到文化的熏陶。在高段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迁移”,实际上就是对一些美文进行模仿借鉴,从而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基于文本细节,让模仿迁移“有效度”

在说明文中作者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客观、清楚的描写,教学中,就可以借此来展开对事物特点描写的训练。在苏教版高年级语文课文里,编排了不同类型和特征的说明文,如在《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作者为了把金字塔的雄伟壮观表现出来,利用了很多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式来描写,而且还对其修建的过程进行了补充说明;在《秦兵马俑》一文中,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根据自己的联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兵马俑的特征进行刻画;《麋鹿》一文里,作者以极具艺术性的文字来对麋鹿的外形和一生的辗转进行了说明,融入了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

利用此类说明文进行习作教学,教师就可让学生模仿如下三部分:首先,模仿选材。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能挑选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对象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即使不是新奇的事物,也可从不常规的角度来描写它;其次,模仿说明方法。在说明文里,使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在说明自己要描写的对象时利用说明方法来突出特点;最后就是模仿运用说明性的语言。一般的说明文都使用了严谨、规范的语言来进行说明,行文干练准确,逻辑性强,在写作教学中也可让学生在语言上进行模仿。除了准确、严谨等特点,教师也应让学生领悟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对于不同事物的介绍,应以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进行说明。

二、融入真情实感,让模仿迁移“有活力”

在模仿练习中,我们所模仿的句子是我们参照的例子,但要能在模仿中赋予自己的感情,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否则所写句子是没有活力的。

在《桂花雨》一文中,作者赋予了丰富的感情在景物的描绘中,对此教师让学生进行模仿:“作者描绘了桂花成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别样的情趣,体现出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那么你们有没有什么饱含深情的难忘经历呢?试着模仿课文的写法来写一写吧。”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确定了写作的素材,于是进行仿写练习。有学生写道:“奶奶住在农村,所以做饭烧菜一般都是烧柴,后来爸爸妈妈买了电磁炉、煤气灶和电压力锅等送到奶奶家,但现在去奶奶家发现她仍然用柴草烧火做饭。于是爸妈经常劝奶奶:‘用煤气和电做饭又不贵,这些钱我们给你付就好了。’而奶奶却不同意,她说:‘我只觉得烧柴做饭更香一些。’我也不知道爸妈是不是认可奶奶的说法,但我始终喜欢奶奶家香喷喷的饭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内心有一种对家乡的爱?”

学生所写的段落里,已不单单是对课文的模仿,而是抓住了文章之神,即真切的情感,以此为切入点写出了极具感染力的文章。

三、引导变通创新,让模仿迁移“有创新”

小学生在模仿习作练习中,由于过度地对例子进行模仿,常会形成固定的惯性思维。而习作虽开始于模仿,但也应该体现出一个人的创作精神。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对课文写法进行模仿外,还应引导学生独立创作,使模仿发挥启发学生写作的作用。

在苏教版第十册的《习作6》里,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进行故事编写,这一要求体现出了典型的仿写特征。学生经过模仿和想象,奋笔疾书。最终有学生写出这样的故事:“孙悟空乘着筋斗云翻到了一个他觉得很奇怪的地方,这里的人都是白皮肤、大鼻头,还有蓝色的眼珠,于是孙悟空掏出金箍棒,大叫道:‘何方妖孽,还不快报上名来!’人们一听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你好,中国的孙悟空,欢迎你到美国来!’于是人们都掏出手机想和他合影留念。孙悟空见势不妙:‘你们怎么个个都有照妖镜?’人们于是捧腹大笑……”

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力,编写了一个对孙悟空穿越到现代故事。这就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直以来模仿迁移都是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人们开始接触艺术都需要通过模仿,而最终才上升到独创的层面。”为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以模仿为起点学习写作,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奶奶家说明文孙悟空
秒变孙悟空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奶奶家的牛
在奶奶家学到的知识
去奶奶家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