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三性”,让通讯教学回归本真

2018-02-25江苏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2238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4期
关键词:典型性三性辨析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223800)

进入中高年级之后,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阅读面的不断扩大,教材中各种体裁的文章也开始逐步走进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通讯就是其中重要的类型。一篇好的通讯必须要凸显内容的真实性、材料的典型性和语言的感染性等特点。为此,阅读教学就应着力引领学生从这个三个维度入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转换视角,在辨析中领略通讯表达的真实性

通讯首先属于新闻报道的一种,真实性是其中的首要元素。教师要在引领学生品析通讯语言、感知通讯魅力的同时,强化对通讯内容真实性的体悟。

以教学《最后的姿势》为例,作者不仅以精妙的构思、鲜活的语言展现了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的高贵精神,同时也在描述过程中凸显了通讯的真实性特质。如在施救队员救出最后几个学生之后,作者并没有对谭千秋老师如何搭救学生做正面描写,而是分别借助被救学生、施救人员和学校同事的口吻,对谭老师的行为进行了描述。阅读至此,很多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这些内容,而要选择其他人的口吻展开描述呢?”笔者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于此,引领学生去感受这些人物都亲身经历了谭老师救人的过程,用他们的视角进行描述,就是为了展现描述内容的真实性。试想,如果全部是正面、直接的描述,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质疑:“你并没有来到现场,你所说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猜想而已。”而课文的写法正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并不是随心所欲地选择。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通讯在展现事件过程中与其他一般性文本不同的地方,将教学关注点聚焦在文本内容之中,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思考,从而真正促进了学生揣摩能力的提升。

二、揣摩洞察,在对话中感知通讯素材的典型性

通讯旨在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将描述的事件、歌颂的对象镌刻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这需要从广阔的表达空间中选择最为典型的画面和素材,为自身的表达服务。因此,教师就需要对作者所选择的素材以及对这些素材构思、处理的方式进行洞察,帮助学生在与作者深刻对话的基础上,积累表达素养。

如《大江保卫战》一文,作者分别选择了“保大堤”和“救群众”两个部分来描写,旨在赞扬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勇本色。阅读至此,学生仅仅是抓住了通讯的主要内容,并没有深入解读。于是,教师又将教学聚焦在作者对这两个素材的处理与构思的过程中。首先,在“保大堤”的描写中,教师引领学生以对比的视角关注课文第二、第四自然段,感受点面结合的策略在描写场面时所达到的立体化、多维化的效果,感受材料的典型性;其次,在“救群众”的描写中,教师引领学生将“救群众”与“保大堤”的内容进行比照,发现描写“救群众”的内容只有一个第五自然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简要概述的写法;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略写‘救群众’?”借理性的视角引领学生感知“保大堤”材料的典型性。

对于当下很多学生来说,他们的表达常常都是关注语言的运用,对文本整体框架的规划与构思意识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通讯材料的典型性,就是引领他们洞察文本结构、学会篇章构建的重要资源。

三、对比品味,在诵读中体悟通讯语言的感染性

通讯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传递信息,更在于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为此,在通讯创作的过程中,作者的遣词造句都非常注重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辨析与品味,感知作者内在的认知情怀,更好地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

还以《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在描写第一自然段时,并没有简单地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元素,而是进行了氛围和情势的渲染。因此,教师引领学生对第一自然段进行了概括:“1998年的夏天,长江发生险情,人民子弟兵奔赴灾区,抗洪救险。”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将第一自然段改为上述概括的这句话,表达效果将如何。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修改之后的语言缺失了形势的紧张、危急的程度和人民子弟兵英勇的气势。教师再引领学生诵读原文,感受通讯语言丰富的情感性和感染力。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辨析,将学生的思维浸润在文本语言的深处,在深入品味与辨析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

通讯作为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文体,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构思的平台,更为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范例资源。阅读教学就应从文体特征出发,指导学生深入辨析,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典型性三性辨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巧用『三性』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地基处理典型性施工效果分析
把握欧姆定律“三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来源国信息和产品类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以“三化”“三性”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