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8-02-22任佳云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班班书法核心

任佳云

(重庆市云阳县盘石小学 重庆 4045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落实“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此次公布的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18个基本要点。[1]“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知识能力和人格,强调学生的修养、社会关爱、爱国情怀等方面,“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综合培养明确了新的方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的工具,教师的语文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落实“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新举措

(一)学生的书写要正确、美观,提升教师的书法素养。新课程标准对写字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正确、美观。在今年的小学六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考情调研会上,教育学会的有关专家委婉指出:小学生的书写有待拯救!可谓一语切中语文教学中的弊端。造成书写有待拯救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将写字教学落到实处,部分教师自身书法水平有限,不能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更无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倡教师研习书法,是基础教育的召唤。

(1)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历史方向的新定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时间保障。教学之余,每天坚持练习30分钟书法,要从不间断,两年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写的字形神兼备了。当然,教学亦苦亦乐,也许你会说,一天的教学工作,早已让人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来研习书法?但如果你对书法真正有了兴趣,你会发现书法其实是最好的休息。

(3)方法科学有效。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倍受推崇的字帖,甚称形神兼备的典范。临习时须仔细观察笔法、结构,并熟记于心。切忌随心所欲,养成陋习。

(二)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室),构建教师的本体知识库。《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本体知识库内涵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本体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去年的小学语文四年级质量调研,有这么一道题:照样子,把小花猫和树当作人来写。例:昙花悄悄展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容。(1)院子里,小花猫——(2)妹妹高兴地叫道:“姐姐,你看!山上的树——”。结果,很多同学却写成了比喻句,不少老师还认为是正确的。实为教师的本体知识出了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术业有专攻”,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语文学科知识,而且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另外,对于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领悟和认知,对生命、生活、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受到专业的局限而固步自封,应不断扩展知识外延,多方面汲取知识营养。

(三)巧用“班班通”,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班班通”的普及运用,对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有鞭策之效。

“班班通”的使用,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方式比较简单,一般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方面较为直观,对一些图画类型的科目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利用“微课”,把课本上文字化的抽象内容简单明白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色彩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我们可以用一些比较亮的图画或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中。有位骨干教师在上《悯农》这首古诗时,动画展示出一个老爷爷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一滴滴的汗水往下滴,仍坚持耕种。学生在动画面前,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的辛苦,知道以后要节约粮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愿意跟着老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有效地落实了学生的核心素。

“班班通”的使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新的环境,为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只要我们不断探索管理、使用规律,就能让“班班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引领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四)适度幽默,提升教师的语言艺术素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

那么,什么是幽默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幽默是指有趣或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意思[2]。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它是对社会种种不协调,不合理的荒谬现象、偏颇、弊端、矛盾实质的揭示和对某些反常规知识言行的描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必须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若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将使学生在听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时开怀大笑或会心微笑中领悟教师深刻的主旨。 《美国中学生讲授法》中提到:“幽默不仅不会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而且在几个星期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下了更多的概念。”这就是说,幽默的价值,不只是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疲劳,而且可以帮助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猜你喜欢

班班书法核心
书法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难忘的“班班有歌声”
红梅少年
——重庆市永川中学初2016级6班班歌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班班通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