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山区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及转化策略

2018-02-22袁明俊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粤北讲授法学困生

袁明俊

(广东南雄中学 广东 512400)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面对数学“学困生”,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教师(特别是粤北山区中、小学教师)的教法原因。由于小学、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小教学要求低,教学进度较慢,主要采用“讲授法”,对重点内容细嚼慢咽,反复讲练,习惯于手把手地教学生,注重对作业练习的检查和督促。包括高中教师在内的相当部分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数学观的培养,导致学生形成了片面、甚至错误的数学观,使学生看不到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与客观世界的密切联系,数学所具有的秩序、和谐和统一美的规律。学生是为解题而学数学,也因解题而感到单调、枯燥和恐惧,厌恶数学。

2、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监督力度不强的原因。这些年来,粤北山区学生家长由于生活所迫,到外地打工,使其子女成为留守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有效监督,导致这些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能做出正确的规划,学习动力不足。而作为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教学中常会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优生培养、轻“学困生”指导,教学中节奏过快、要求高、教学模式及要求单一,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望洋兴叹、消极悲观、自暴自弃。

3、初、高中内容差异的原因。九年义务制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数学内容较为形象直观,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高中数学从一开始就显露出“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的特点,从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记忆、理解、运算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造成相当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转变数学教学方法,寻求数学教学的“中间地带”。“讲授法”是当前粤北山区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较突出地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其优点是能保持教师讲授知识的主动性、流畅性和连贯性,这对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很大的好处。但是,“讲授法”不容易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性发展,出现上课能听懂,但独立完成作业时却觉得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了“三为主”的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职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充满生机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要让他们善于提出问题。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强调过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他曾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意是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要进行开导,进而启发,不要牵着走,同时,要看到学生的长处,不要压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问题,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法是灵活多样的,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有时也可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寻求数学教学的“中间地带",有效地组织教学。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和谐、互动的学习环境对于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有良好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困生"的友谊,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贴近学生生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学生提供数学思维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应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就如亲临其境,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感到老师亲近有责任,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欢数学,达到“亲其师信其通”的效果。

3、精心组织初中、高中衔接教学。初中与高中在教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在教法上,如初中代数及平面几何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因而高中数学教学关键在于使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自然街接和平稳过渡。在教学内容上,由初中较浅显、具体的内容一下转到高中较深奥、抽象的内容,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方程组及不等式组的解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采取减缓坡度、分散难度,立足“低起点、小步子、多层次循环”的思想,使“学困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活其自身的学习机制,满怀信心地学好高中数学。

4、实施分层教学,注重对数学“学困生”学习的关注。“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概念理解不充分、基本技能掌握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要做到既能帮助“学困生”建立思维联系,又不浪费尖子生的时间。

综上所述粤北山区高中数学“学困生”主要是由于教师教法、家庭环境、数学内容等原因造成他们学习障碍而形成的。在教学买践中,我们可以通过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式,改变数学教学方法,注重“学困生”的学习、生活,调动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促进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做好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从而使教学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粤北讲授法学困生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追寻足迹 不忘初心—红军长征过粤北图片展
粤北始兴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