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水千山总是情
——品“潭记”言“苏情”

2018-02-22朱志虹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白鹿洞小石郴州

朱志虹

(湖南省郴州市六中 湖南 郴州 423000)

一、教学目标:

以柳宗元《小石潭记》一课为范本,总结归本文的写景手法,并在游记练笔中运用到这些写景手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技法提炼):

板书课题:品读《小石潭记》

师:我们将柳宗元先生的《小石潭记》来齐读一遍。

师:柳宗元先生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师:我们再仔细看看,作者发现小石潭是通过一系列什么词串连起来的?试着找找看。

生:用动词串连起来的。西行、隔、闻、伐、取、见。

师:作者用动词将景点串连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游踪。他不是停留在一点上,而是移动自己的脚步,向前走去,引领我们欣赏到不同的景点,无形中已经教给我们游记散文的一种写法——“移步换景”,这种写法小则用在一段中,大则可以贯穿全文,那本文是不是这样的呢?

生:每一段开头都有个方位词,从小丘西行,潭中,潭西南,坐潭上。可见全文也采用了方位顺序。

师:我们这位同学的分析很到位,作者由“小丘西行”逐渐地拉近特写“潭中”,然后又把镜头再拉远到“潭西南”,最后把镜头拉高拉远“坐潭上”。清晰的游踪让景物移动变换起来,由此可见“移步换景”是一种方位顺序。我们在写游记时,采用一定的顺序,这样的组织材料顺序显得条理清晰,读者也会置身其中。所以大家可否总结我们游记写作首先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齐答——移步换景,方位转换。

师:很好,有了顺序,下一步我们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小石潭记》着重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生:潭里面的石头,潭里面的鱼儿,潭的源流,潭周围的环境。

师:我们同学很聪明,学会了依照顺序来寻找事物了,那这些景物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生:石头是千奇百怪的,鱼儿一下子动一下子不动,小潭的源流蜿蜒曲折,小石潭的环境好凄清。

师:那为什么柳宗元先生要选择这些景物来描写呢?为什么不再不多描写一些景物进去呢?

生:因为他对这些景物记忆深刻,更喜欢这些景物。如果写很多的景物进去就没有什么代表性了。

师:对,其实柳宗元先生是巧妙的选景,为的就是避免景物的重复和繁杂。同时柳宗元先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选景时要认真回味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巧选自己印象最深刻、最熟悉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特征。

师:由此可见,我们选景要抓典型,写景要写生动,这样的景色才能让读者为之倾倒。所以大家总结我们游记写作其次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生:抓典型景点,生动的描绘。

师:我很同意大家的观点,我们要巧妙选景,生动描绘。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作者却是“悄怆幽邃”。请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柳宗元参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了,所以内心很忧伤,特别是小石潭清幽的环境使他内心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了。

师:这位同学对本文的写作背景分析的很准确,记游的文章,或浓墨重彩,或轻轻渗透,都必须融情于景。我们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习作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所以,我们最后在游记写作中要学会巧妙选景,生动描绘。大家能把我们在《小石潭记》中提炼的几种方法再来重复一下吗?

生:齐声说到:首先要移步换景,方位转换;然后巧妙选景,生动描绘;最后巧妙选景,生动描绘。

第二部分(技法运用):

师:今天如果让我们同学写一篇有关于我们郴州的游记文,你会选择哪个景点来写呢?

生1:北湖公园

生2:莽山

生3:苏仙岭

……

师:“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州旅游区共有景点近百处,涵盖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圣地和民俗风情等各种类型。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苏仙岭元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老师也收集了部分苏仙岭的景点图片,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带着我们的客人按照一个怎样的游览顺序走完这些景点呢?

(出示苏仙岭风景图片:遇仙桥、白鹿洞、郴州旅舍、三绝碑、苏仙观、桃花居)

生:我们先来到遇仙桥,再到郴州旅舍,再到桃花居,然后到白鹿洞,再到三绝碑,最后就到了苏仙观。

师:刚刚我们这位同学走了条自下而上的路线,可是在串连这些景点的时候似乎忘记了我们的一个初衷,大家想想他忘记了什么呢?

生:应该用动词来串连这些景点,这样才能使这些景物具有动态美。

师:那你能试试用动词来串连下吗?

生:穿过遇仙桥,进入郴州旅舍,经过桃花居,来到白鹿洞,驻足三绝碑,登临苏仙观。

师:我们的同学不愧是一名合格的导游,不仅头脑清晰没让我们的游客走回头路,而且口才是一流的哦。把这条完整的游踪线路放在我们的“苏仙岭游记”中,文章就有了骨架,可这么多的景点,写什么好呢?该如何取舍呢?

生:当然是写我们最喜欢的啦!

师:呵呵,大家真厉害!我们的“苏仙岭游记”有了骨架,有了自己中意的特色景点,那我们如何像柳宗元先生那样写出心中唯一的“小石潭”呢?下面我们就动笔写写吧!

第三部分(点评作文):

范文:

我穿过苏仙岭大门,然后往里面走就看见了一方翠绿的潭水。潭水上有一座精美的石桥,叫遇仙桥,真是如梦如幻。

越过了遇仙桥,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一条写着很多“福”字的路,而这些福字是各种不同的字体,有古代的、现代的,形态各异。

走完了福路,马上就到了白鹿洞,洞口有两个白鹿,一大一小。相传苏仙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后,便把他留在了白鹿洞内,是由白鹿把他喂养大的。

再往上走,便开始上山了,一路便是葱翠的大树和清脆的鸟语,好似在与友人交流、说笑。

生评:有顺序可言,但是文章缺乏生动的描写,而且描写的景物不是很典型,因此没有将景物的典型特征给体现出来,甚至出现了记流水账,望改进!

师评:文章在写景顺序上采用了一定的顺序,但是在选景时不是巧妙的选景,所描写的景物都是蜻蜓点水式的描写,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部分(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我们重读了柳宗元先生的《小石潭记》我们这篇课文中学到了游记的写作方法,由此可见,书本就是我们写作最好的范本,书本中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写作的技巧,这些源源不断的写作资源是需要自己去琢磨思考,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真正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白鹿洞小石郴州
郭文龙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中共郴州历史的重要启示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鹿拓雾来白鹿洞书院文化APP交互设计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白鹿洞书院八字学规被刻在联合国总部墙上?
挡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