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写法

2018-02-22蒋文玲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童趣评语青蛙

蒋文玲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神仙岭小学 湖南 永州 425000)

导学框架维系下的语文课堂“关注有效生成”,在作文评语下写法中也要体现这一理念,关注学生作文中的有效成分,肯定优势,让每个学生从评价中获得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目前,小学生作文评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价不切实际,明明是材料新颖,评语却说是描写具体;明明是语言不通顺,评语却说是句子不生动。二是评价空泛笼统。三是千篇一律的评价。四是评价用语艰涩。五是呆板生硬,评语好像判决词一样。比如“文章层次清楚,中心突出”、“文章详略得当”等。不切实际的、艰涩的、空洞的、呆板的作文评语,学生看不懂、看不明白;模式化的、指责性的评语学生不想看,也不愿看。这样的作文评语非但没有起到导向作用,无形中还挫伤了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么,小学生的作文评语应该怎样来写呢?

一、评出童心与童趣

小学生的作文是“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童心纯洁,童言无忌,童真率直,童趣天真。评出童真与童趣要求教师尊重孩子们纯真的梦想,蹲下身来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星星是发光的花朵”,“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听到了小草的心跳”,“太阳得了多动症,每天不停地从东边蹦到西边,又从西边蹦到东边”,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杰作。教师的评语要跟小学生的作文特点相吻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用笔说话,用心抒情,习作才能闪现出儿童的灵性。

二、评出真情与实感

言为心声,作文往往是学生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是读者,也是情感沟通的对象。所以教师写评语时应摒弃传统的说教角色,以热心读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用心交流,传递真情,表达实感。如教师布置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一位学生在文中这样写道:“老师,有一件事我很想对您说,每当你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名批评我上课又开小差时,我心里是多么难受呀!我多么希望你以后不再这样啊! 其实我是很喜欢上您的课的,只是常常会听着听着就想起别的事而走神了。”该教师看后在旁边写了这样的评语:“想不到你这么爱上我的课,我真的很感动!对不起,是我的做法让你受到了伤害,在此我诚恳地向你道歉!”学生看完评语后给老师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主动承认上课开小差是不对的,希望老师能帮助他,还委婉地规劝老师如果能改掉这种做法,同学们会更加尊敬老师,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将更加完美……多么纯朴的学生啊!一句真诚的感言,引起了学生巨大的情感共鸣,使他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甚至是日常行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评出尊重与理解

儿童是鲜活的个体,有血、有肉、有思想。他们的作文,描写的大多是自己熟悉的事物、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一位教师上完《坎井之蛙》后,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为题要求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看见蓝蓝的天,青青的草,真美啊,它想,我该早一点儿出来。”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河里的小鱼和小虾纷纷游过来和青蛙做朋友。”……这时,一位从农村来的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又跳回井里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笑声中,该教师说了一句:“我看你真是一只井底之蛙。”

课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写话。这位同学并没有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他在作文中写道:“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闻到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几只死青蛙漂在被污染的河水里,又走了几步,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只青蛙已经倒在了农夫的脚下。它想,还是井里安全,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这才是生活,一种真实的生活!老师读完后,在作文后面工整地写上了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才是井底之蛙。”

四、评出认同与欣赏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人认可、赏识。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所以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增强他们努力的信心。如教师布置了题为《我和祖国》的作文。有个淘气的男孩只写了一句:祖国是母鸡,我愿是一粒米。看着这只有一句话的作文,教师被感动了,仿佛一下悟出了一条真理:即使是最淘气的孩子,心里也有阳光!于是,第二天,在作文讲评时她提到了这篇短文。她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但有个聪明的孩子认为, 祖国的形状更像一只母鸡,正是这个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在这次交来的作文中,这个‘母鸡与米’的比喻最精彩!也最迷人!”更迷人的是从这天起,这个淘气的孩子彻底变了!

事实证明,作文评语“关注有效生成”,像春风化雨,天长日久,不仅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达到了寓教育于无痕的效果。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当然,要达到这种最高的教育境界,需要我们用智慧进行不懈的探索。多一些赏识,多一些鼓励,多一份爱心,会让我们的作文评成为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碰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效益提高。

猜你喜欢

童趣评语青蛙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周克芹语录及诸家评语
教师评语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童趣照相薄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