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2-22徐秋娥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院校

徐秋娥

(张家港开放大学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近年来高职院校迅猛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然而,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也招收了更多教育层次及生理心理各不同的学生,导致其整体素质层次参差不齐,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对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高职学生德育现状

(一)各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国家与政府都十分重视,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容易流于形式,出现“说起来德育重要,做起来德育次要,忙起来德育不重要”的现象。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培养适用于市场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更重要,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才”,忽视“德”的重要性,认为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是学校教学的“硬任务”,而德育教育仅仅是一项“软任务”。没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教育效果不理想,这使得德育教学的地位被严重削弱。

(二)德育教育模式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素质的差异性更要求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应更具自身特色。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上都是照搬普通高校的模式,缺乏创意。德育教材老化,内容存在“空”、“大”、“虚”、“远”的现象。道德规范概念及口号多,与社会联系少,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仍以“说教式、训导式、笼统式”等脱离实际的高高在上的教学方法为主。对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的不重视,缺乏和现实需要的对接,使得德育教学脱离学生生活。

(三)德育建设队伍滞后,与学生日益增强的需要不协调。由于人事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及教学等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学校的德育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也使得高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及心理感受受到影响,减弱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力,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呈现多元化。这些现状表明了学生迫切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的德育指导和积极的思想心理引导。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缺乏专职的德育教师队伍,德育教学条件的物力支持也跟不上实际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主要是班主任和辅导员,没有一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专职的德育建设队伍,同时也没有注重对德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德育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使得德育工作十分被动。

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各个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判定标准之一,也是学校的教育的重要目标。单一的技能培养既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对德育管理的职责进行明确,加强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的沟通联系,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做到全方位的联系密切、指挥灵活、信息畅通,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而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

(二)对德育教育内容、方法进行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应该有“知其然”转化到“知其所以然”上,除了让学生寻根溯源外还要让他们亲身感知。这就要求学校要既要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内容应与时事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话题积极联系,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人生的关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多媒体进行案例分析,利用网络互动、小组讨论、辩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道德认知的主角。另外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道德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增加情感体验,让学生发现高尚道德的合理性和自我修养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在于形。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学生的认知能力大为提升,这就要求高职德育教育的科技含量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教育空间以及渠道也应随之拓宽。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增加德育工作的投入,改善德育工作者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利于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相应的德育活动基地。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鼓励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新课题开展研究。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作为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建设者和传播者的德育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教育阵地中的主要作用。这样才能从现实中改变各高职院校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结束语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真正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和改进德育教学的方法,依靠全体教育工作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群策群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院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