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2-22戴雪霞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习惯情感同学

戴雪霞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沙坡镇秦镜小学 广西 玉林 537714)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方式”。这就明确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1.1 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让学生自己从“人类知识的源泉”(即课本)中去获取知识。预习对于巩固旧知、提高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课前预习,同时预习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的知识点和概念避免作进一步的分析讲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2 培养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养成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同学之间遇到问题时只有互帮互学,展开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就会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就会不断地获取新知识,灵活地解决矛盾。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就等于教给了学生独立叩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金钥匙。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把闪光的金钥匙,终生受益。

二、授之以渔,注重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主要是自己学习,而自己学就应有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科学合理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乐于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教师可先教读,学生仿读,注意纠正学生字音、停顿及朗读情感、语气,做到字正腔圆,轻重缓急得当。如遇生字词则引导学生应用工具书查阅字音、字义、词义,引导学生在逐字、逐句朗读中边读边思考,读懂课文,让学生养成边朗读边思考习惯。当学生掌握一定朗读方法后,教师由教读变为引读,着力于引导,设置一定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自己朗读与阅读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在关键、重点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在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与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条件。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从而乐于去学,自主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且思维敏捷性也有一定局限,他们的感知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应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章可循”。直至最后让学生放手一“学”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参与的欲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经常从朗读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相信“我能行”。于是,我在教每一篇课文时,都先让学生自由读,告诉学生,整篇文章读完后,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练习,再读给同学听。等同学读完后,我问:“谁愿意把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同学们纷纷举手,当一位同学读完后,我进行一下简短的鼓励性的评价。又问:“还有谁读得比他更好”?大家的表现欲更强了,把手举得高高的,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一些平时不敢举手的同学这时也大胆地举起了自己的手,课堂气氛热烈而紧张。但这种方法还不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于是我还会用一些其它的方法来补充。如有时课文中的一些重要段落人人都要会读,我会说:你认为你能读好这一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时,一个站起来了,两个,三个……在这一个个同学站起来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正在不断地增强。在课堂上反复运用这个方法,我能真切地感到学生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同学都乐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朗读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欲望和信心也越来越强烈。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证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潜在智力。那么,如何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呢?

1.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师生之间没有心理沟通,缺乏情感共鸣是难以产生“合力效应”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课是情感课,语文课堂更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如教学《母亲的账单》《拐弯儿处的回头》时,我和学生一起感受伟大的母爱和坚定的父爱,并延伸到师爱、同学爱、邻里爱等,人间真情深深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习惯情感同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上课好习惯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好习惯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