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思考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材传统语文

向 平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小学 重庆 400000)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即中华展示民族特质精神面貌的民族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过:“我很不赞同从教材中删去经典的古诗词和优美散文,却加入一堆乱七八糟的西方的東西,我认为‘去中国化’是很可悲的,反倒应当把这些经典刻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大量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义及传播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华民族及其先人所缔造的,是被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而继承发扬,具有显著的中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极富内涵的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也被叫做中原文化、中原文明,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源,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的一套多元化融和包容的系统。是先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核心是道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并试图接受大胆尝试的年龄。对此,假如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可以大大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然而,经过调查我们却发现,当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少之又少,或是根本没有普及过。致使一些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不够,欠缺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累积,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从长远来看,也无益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分析

(一)细化教材案例。对于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美古诗词,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时,可以一边指导学习,一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让学生切身体会传统文化中的内涵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细化语文教材,备课时要注意既要蕴含民族美德,又要浅显易懂,让学生便于理解。做到在有限的文章篇幅中不断地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构建阅读专题,渗透传统文化。

(1)重视诵读,情感教育。言语的积累与输出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熟读并背诵文章便是进行言语积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2)阅读经典,素质教育。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传统文化过于博大精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云里雾里,不得要领。因此,平日里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的广泛阅览与经典语录的字斟句酌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通过阅读经典,让学生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零距离接触的契机。教师还应该多多给学生播放经典的,民族的视听材料,让学生能更直观全面地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饱览经典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三)深入挖掘教材,了解传统文化。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坚持应试教育的思想,将考试大纲里所规定的内容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而对于教学大纲中不考的内容常常是不进行讲解,这就使得小学语文教材无法在教学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通过联想、引申等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吸引学生们上课的学习兴趣,更能使传统文化在教(四)利用閱读课堂,理解传统文化

阅读课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难以扭转自身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仍然将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当做给学生们讲解习题的机会,使得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变得名存实亡,很难发挥其在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们文学素养方面的作用,这是和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教育改革目标相背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为指导,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下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在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五)开展实践活动,走进传统文化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们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不重视对学生们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使得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地脱节,而究其原因则是教师们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走出来,虽然有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目标为指导,但是仍然无法坚持之前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们的时间活动,这是极其错误的。同样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应当积极地将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更多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们的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目标作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将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自己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任务来进行对待,立足小学语文的教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要想在小学作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知识,需要我们教师坚定不移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传统文化浓厚的学习环境,为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不断做贡献。

猜你喜欢

教材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