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效果

2018-02-20陈贤刘京袁军尹晓华郝杰梁会卿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康复

陈贤  刘京  袁军  尹晓华  郝杰  梁会卿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療的脑卒中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NIHSS评分及ADL评分。 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效果,改善NIHSS评分及ADL评分。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护理干预;脑卒中后遗症;康复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1-0134-03

Effect of TCM nursing technolog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sequela

CHEN Xian1 LIU Jing2 YUAN Jun1 YIN Xiaohua3 HAO Jie4 LIANG Huiqing4

1.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Nursing,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4.Depar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CM nursing technolog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sequel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with strok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of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nurs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nursed with TCM nursing technolog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ve effect, NIHSS and ADL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After 3 months, NIHS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at grouping,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3 months, NIHSS scor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3 months, ADL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t grouping,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3 months, ADL scor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CM nursing technolog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sequela can improve rehabilitative effect, improve NIHSS score and ADL score.

[Key words] TCM nursing technology;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oke sequelae; Rehabilitation

腦卒中是脑血管意外,中医也称为脑中风,占我国致死疾病的首位,高于冠心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脑卒中后遗症期的康复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中医护理重视人体的整体性,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因此,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康复中的护理具有独特的作用[1,2]。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灸、拔罐、按摩、刮痧、耳针、梅花针、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行之有效。我们选择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结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脑卒中后遗症期,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患者神志清,沟通能力正常;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疾病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史,不能正常沟通者,意识不清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3~78岁,平均(62.5±7.9)岁;脑梗死42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1~80岁,平均(63.1±9.6)岁;脑梗死44例,脑出血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吞咽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健康指导等。指导、辅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动作开始,活动适度、充分,避免损伤肌肉、关节,每天2~4次,每次30 min。指导患者饮食,低脂低盐低糖饮食,保障充分的营养,容易消化。指导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锻炼,根据个人程度选择适宜的锻炼强度,循序渐进进行。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指导康复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患者持续康复训练。

1.2.2 干预组 给予中医护理技术[5]及常规康复护理干预。(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取穴行温针灸。语言障碍者可选择哑门穴、玉液穴等,偏瘫可选择曲池穴、关元穴、风市穴等,其他穴还可选择足三里、冲阳、内庭穴、合谷穴等,每天1次,每次留针15 min。(2)每天进行中医按摩,改善肢体功能,口歪眼斜患者可选择人中、合谷穴等,半身不遂者进行四肢按摩。(3)给予中医情志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情绪,满足患者情志需求,改善患者不良情绪。(4)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原则,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根据一年气候变化规律,一天之中昼夜变换过程,指导患者制定健康的生活作息与生活习惯。(5)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指导康复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患者持续康复训练。

1.3 评价方法

3个月后,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于入组时与3个月后采用NIHSS量表[6]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共15个项目,根据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满分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重;采用ADL评分[7]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10个条目,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分,满分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康复效果:基本痊愈:NIHSS评分、症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5%;显效:评分较治疗前下降≥70%,<95%;有效:评分下降≥30%,<7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中,首次将中医护理纳入,中医护理逐渐成为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的项目从之前的22项增加至52项,丰富了临床中医护理内容。中医认为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气血运送的通道。针灸是刺激体表穴位与病位,通过经络传导,激活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发挥扶正祛邪、平衡阴阳、防治疾病、保健康复的作用[8]。

中医学注重人体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联系,认为人是有机整体,人体不可分割,构成人体的组成部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个思想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9,10]。因此中医护理注重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护理。中医护理是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以整体观为指导,以四诊为手段,以身心统一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为基础,对病因、病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护理策略[11,12]。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分析患者脏腑气血变化,了解患者病情。中医护理还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环境变化影响人体,而人体通过自身调节适应自然缓解变化,如果自然环境变化超过人体调节范围,则发生病理变化。根据一年四季变化规律、一天昼夜变化,为患者制定相适宜的生活作息及生活习惯,以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13]。

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中的重要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变化影响疾病的发展以及转归[14,15]。“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的情志能够使脏腑之气舒畅调达,促进脏腑功能活动,情志异常,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伤及内脏[16,17]。情志过激影响气机调畅,气乱则五脏六腑不安。“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情志护理通过调节情志来治疗脏腑经方法,通过医护人员热情服务、全满照顾、因人而异的调护,影响、改善患者情绪,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消除患者痛苦,使患者在最佳情志下进行康复锻炼,改善康复效果。

中医护理注重辨证施护,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温针灸,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18,19]。辨证施护是总结与分析中医学资料,对疾病症候定性,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在辨证的原则下制定护理方法[20]。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辨证选穴进行温针灸,穴位、肢体按摩、情志护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教育等,对患者进行整体的、因人而异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效果,改善NIHSS评分及ADL评分。

[参考文献]

[1] 杜红红. 脑卒中后康复护理干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B12):4-6.

[2] 刘颖,姜丹丹,何春凤. 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65例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342-134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 唐晓红,朱雅燕,沈小红. 中医护理干预促进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7, 2(25):29.

[6]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 17(5):57-59.

[7] 张雅静,张小兰,马延爱,等. Barthel指数量表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测量的信度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5):30-32.

[8] 陈敏. 浅谈中医护理骨干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9):261-262,264.

[9] 刘雯,王珊,赵荣一.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8-80.

[10] 李颐红,李向杰,董春艳.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 环球中医药,2015,8(S1):212-213.

[11] 毕秋菊.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3):2547.

[12] 奎瑜,劳玲珠,李漾,等. 畅气通络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评价[J]. 广东医学,2014,35(4):601-603.

[13] 李淑红,王宁平,戎凤玲. 浅谈中医护理[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2):278-279.

[14] 谢德利. 现代康复护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4.

[15] 姚新,孟晴,张红石. 中药药膳配合耳穴压籽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92-94.

[16] 覃东玲. 中医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3,34(8):1577.

[17] 钟绍敏,吴斌,吴怡,等.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84-186.

[18] 龔礼敏,张雅丽,蔡珏. 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脑梗死康复期)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5,13(7):601-602.

[19] 易亮,刘影红,赵喜,等. 中西医综合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 26(18):115-117.

[20] 唐旭丽,邓旭,钟毅,等. 中药浴足联合隔姜灸对脑卒中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2015, 24(4):8-10.

(收稿日期:2018-05-18)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康复
超声低频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