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管理教育对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2-20周洁琼陈祥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1期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结直肠癌

周洁琼  陈祥建

[摘要] 目的 分析自我管理教育對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女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对照组)和自我管理教育组(观察组),各56例。观察术前2 d、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围手术期疲劳测评量表(ICFS)]、心理弹性[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差异;观察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和生命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V3.0)]的差异。 结果 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ICF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RISC评分则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随访3年,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年内两组患者EORTC QLQ-V3.0评分均逐年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自我教育管理能有效减轻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癌因性疲乏,增加患者心理弹性;远期观察能降低患者3年内疾病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 自我管理;女性;结直肠癌;围术期;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35.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1-0080-04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perioperative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ZHOU Jieqiong CHEN Xiangjia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perioperative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12 femal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the self-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perioperative cancer-related fatigue[perioperative fatigue assessment scale(ICFS)],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nner-Davids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2 d before surgery and 2 weeks after surgery; after 3 years of follow-up,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urvival condition(survival rate,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local recurrence rate) after 3 years of surgery and quality of life[European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EORTC QLQ-V3.0)]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t 2 weeks after surgery, the ICF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P<0.05 for all). Howev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D-RISC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for all). After 3 years of follow-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3-year survival rat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for both). However,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EORTC QLQ-V3.0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in 3 years after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for all). Conclusion Self-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increase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ong-term observation can reduce the 3-year local recurrence r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elf-management; Female; Colorectal cancer;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cer-related fatigue; Quality of life

结直肠癌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為21.88/105万,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8万,每年死亡人数约8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排名第4位[1]。结直肠癌的发病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结直肠癌可导致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使其常有一种主观持续的乏力、疲惫感,并严重影响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自我管理干预从患者切身需求出发,进行干预和管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疲乏症状、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2]。因此,本研究对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实行自我管理干预,观察其对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女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对照组)和自我管理教育组(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①术前经内镜定位及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3]的女性患者;②确定为TNMⅡ期或Ⅲ期[4]并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③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已存在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②结直肠转移癌患者[6];③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者;④精神障碍不能遵从医嘱者。剔除标准:①中途死亡;②依从性不高,不配合随访。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结直肠癌手术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日常护理、术前和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组织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学习,告知日常生活管理在疾病治疗和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要求其协助患者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疾病管理:按医嘱服药和进行治疗、门诊随访、定期复查,结肠造瘘患者正确护理造口并更换肛袋,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观察大便性状,重视体重的变化;②饮食管理: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粗细搭配;适度节制,每餐七八分饱即好,尽量选择白肉(无腿的如鱼肉),减少加工肉类和红肉(四条腿的如猪羊牛肉)摄入;食物烹调尽量选择蒸煮,避免烧烤、油炸,增加果蔬、谷物的摄入,提倡食不厌杂,食不厌粗;③运动管理:避免长期卧床、久坐;适当进行运动锻炼,选择步行、游泳、太极等有氧运动,每周5次轻中度运动,每次30~60 min,以适当出汗不引起劳累为宜;选择舒适的装备在家人陪同下进行,避免发生意外或损伤;④睡眠管理:卧室减少声、光刺激,选择合适的寝具,创造安静舒适的家庭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饭不宜过饱,午后不饮用咖啡、茶等兴奋性食物;日间小睡、避免长时间午睡;睡眠障碍可采用呼吸放松或自我暗示法,严重者可适当使用安眠药;⑤疼痛管理:自我进行疼痛程度评定,使用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缓解疼痛,并学会依照疼痛程度选择止痛药物;避免一味忍受疼痛,剧烈难以缓解疼痛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护人员帮助;⑥情绪管理: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希望,保持乐观的心态,身体疼痛或不适告知家属寻求帮助;与家人多沟通、适当运动进行情绪宣泄;⑦日常生活管理: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自主生活能力,适当参与户外运动、社会活动,养成良好的作息,回归正常生活。术后门诊复查、电话随访,观察3年。

1.3 评估标准

1.3.1 围手术期疲劳测评量表(ICFS)[7] 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疲乏状况,内容主要为疲乏症状和疲乏导致的后果,包含5个子量表,共31个项目,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疲乏程度越重。

1.3.2 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8] 包括个体情绪、精神、控制能力和接受能力等5个维度,共25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心理弹性水平越好。

1.3.3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V3.0)[9] 共30个条目,分为15个维度,其中6个单一维度、5个功能维度、3个症状维度、1个总体健康维度。功能维度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症状维度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差。总分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

1.4 观察指标

近期观察术前2 d、术后2周两组患者ICFS、CD-RISC评分的差异;远期观察术后3年,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和EORTC QLQ-V3.0评分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重复测量的指标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ICFS评分比较

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ICF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CD-RISC评分比较

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CD-RIS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2.3 两组患术后3年生存情况比较

术后随访3年间,112例患者共脱组5例,其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EORTC QLQ-V3.0评分比较

术后随访3年间,两组患者EORTC QLQ-V3.0评分均逐年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论

有研究认为,手术治疗对于提高结直肠癌TNMⅡ~Ⅲ期患者生存率效果显著,但肿瘤损害和手術创伤均可能加重患者生理、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10]。且癌因性疲乏作为伴随癌症诊断、治疗、恢复全过程的一种症状,在患者围手术期程度明显加重[11],对于其提高生活质量产生消极作用。研究表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于促进术后康复及改善预后有重要影响[12]。本研究中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以期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促进患者学习疾病观察和自我护理措施,同时帮助患者自我约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减轻其心理、生理负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ICF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说明术后结直肠癌患者体力下降、疲乏感加重。此前有研究证实[13],手术创伤及随后的愈合过程可导致机体代谢速率加快,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分解供能,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可加重患者本身具有的癌因性疲乏症状。但观察组ICF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在于:自我管理干预方案从饮食、运动、睡眠等多个方面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保证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摄入,提高睡眠质量和躯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减轻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14]。且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女性结直肠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而良好的心理弹性能增强患者抗压能力、积极面对各种逆境、创伤和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朱红卫等[15]发现心理弹性可通过正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对癌因性疲乏产生影响,提示临床可通过采取措施增强癌症患者心理弹性改善其疲乏水平,可能是本研究中观察组ICFS评分低于对照组的原因之一。

结直肠癌发病率、伤残率较高的同时5年生存率亦较高,因此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不应仅限于生存期和死亡率,更应关注患者生活质量变化[16]。郭起贤等[17]在报道中指出,结直肠癌对患者生理、心理、精神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手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下降、经济负担增加。同时,女性患者的抗压能力较差和家庭地位特殊,导致其心理压力更为明显,约半数以上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1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我管理干预后,对于如何自行采取措施评估减轻疼痛、合理膳食、改善睡眠及情绪状态等更为了解,有助于患者针对性改善自身不适状态、增强患者自我护理的信心,并降低癌因性疲乏水平[19],可能是观察组CD-RISC评分及术后3年随访EORTC QLQ-V3.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原因之一。此前朱琳等[20]也曾报道,自我效能提高有助于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评价体系,积极面对疾病创伤和压力,从而增加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结肠癌发病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亦密切相关[21],其中不良饮食习惯是危险因素之一[22]。为改善癌症转归和预后应行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手术方式目前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结直肠癌,可较大程度清除肿瘤病灶,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23],提高患者生存率。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相似,但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造成上述差异原因可能在于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与肿瘤本身恶性程度和手术效果高度相关,在两组患者癌症分期及手术方式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时,术后3年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亦无明显变化。但局部复发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术后生活方式、后期治疗效果的影响,因此两组局部复发率差异显著。本研究对观察组实行自我管理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从而增强其对于术后院外遵嘱服药、按期复诊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加之加强自我管理有助于患者自我约束,改变并维持良好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对于去除致癌的危险因子产生积极作用,从而可能降低患者癌症局部复发率。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教育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保证围手术期营养摄入,提高睡眠质量和躯体功能,减轻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长期坚持对于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4,1(23):1-10.

[2] 刘建平,刘艳红,王助兴,等.自我管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22(45):2704-2706.

[3] 朱渝军,陈刚,胡佳,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103-106.

[4] 梁玉安.多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2):279-283.

[5] 张嫄怡,李品玉,蔡悦炜,等.结直肠癌同时及异时性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7):1387-1392.

[6] 马爱冬,杨慧,魏然,等.胃癌结直肠转移瘤的MS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6):1034-1037.

[7] 陈经宝,琳展宏,庞凤舜,等.基于主观感觉疲劳评估量表和客观测量指标变化相结合的腹部术后疲劳监测[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7,4(17):416-419.

[8] 杨群草,郝楠,康小云.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8, 4(24):383-388.

[9] 梁显军,章周梁,郭帅,等.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微创手术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短期效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2):65-69.

[10] 许国玺,刘维波,王灿阳,等.有氧运动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6,14(24):2259-2261.

[11] 丁金霞,王婷,王维利,等.化疗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自我管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6,14(31):29-32.

[12] 祝毅.认知行为干预结合临床管理对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2):213-216.

[13] 周杨,汪秀云,吴晓红.围手术期偶发量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7,7(38):826-830.

[14] 蒋超南,李振炎,袁秀红,等.胃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其缓解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8):64-67.

[15] 朱红卫,李芳,李清华.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正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4):772-775.

[16] 黄慧瑶,杨骏,石菊芳,等.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系统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8(25):629-635.

[17] 郭起贤,魏荣华,张生梅,等.直肠癌患者焦虑状况及生存质量和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6(43):1059-1061.

[18] 任静,任莉.女性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S1(22):183-184.

[19] 王大丽,赵淑萍.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顺铂化疗辅助治疗胃癌患者癌症疲乏及存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0):2459-2461.

[20] 朱琳,曲小菊,杜晓霞,等.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直肠癌患者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2):3138-3142.

[21] 顾焱晖,韩广森,张世甲,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7):736-740.

[22] 聂泓宇,朱代华.结直肠癌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7(15):915-920.

[23] 中華医学会内镜学分会.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J].中华医学杂志,95(28):2235-2252.

(收稿日期:2018-07-10)

猜你喜欢

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结直肠癌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近期效果及随访结果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观察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