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探索

2018-02-18吕联盟

现代农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结构

吕联盟

(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抽象的理论不能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教学效果很难提高,高校教师在业务实践方面的薄弱,使得学生在这一方面也很难提高,这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怎样把课讲得生动,怎样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与企业实践相联系?这急需要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界的一线人才,通过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能是改变这一状况的着力点,也就是说,打造高校教师与企业杰出人才组合而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形成一套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会促进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眼下,开展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从而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方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十分关键且十分重要的一项改革和创新。

1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概念简述

所谓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指由高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共同组成的,致力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打造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在现如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新局面下,应用型人才在社会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教育和教学是为了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发挥自己专业技能和职能。而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结构恰好具备这样的特点。校企合作一方面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从而开发、设计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进一步以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目的,开展相应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进一步加强师资团队力量,让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既有理论方面的专业化知识,又有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1]。将这两项结合在一起,实际开展教学,将实训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不断在学习中提升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实际事件能力。总而言之,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既学理论知识又学实践知识。在该类教学模式中,是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深度融合,同时不断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将理论实践不偏不倚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进行实际工作打好扎实的预备基础。

2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特征分析

2.1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

师资团队建设是所有高校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就会计教育而言,高校的师资团队建设既需要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又需要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因为行业的特殊需求和社会对于行业的硬性要求,造成了该类教学和教育也具备着较强的特殊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性较强[2]。正因为具备着这样的特点,对于教师团队建设也有着十分高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同时,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更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从学校角度出发应该综合分析学院内会计专业教师,探寻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方法途径。同时,要以校企合作为重要平台,从会计行业各大企业聘请相关的专家和业务骨干来兼任学校教师,同时校内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岗位实际操作和挂职培训,着重于提升双方科学教研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及服务社会能力。

只有提升了内部素质和内部教学质量,才可以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在从前的教学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中,校园和企业是各自封闭的一个环境,没有过多的交流和同步,学生从校园走进企业,需要在企业中重新学习。而企业中,往往自己的工作模式运行与校园讲述的及学术界讨论的是截然不同的,又没办法使其得到改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为了将专业和社会企业进行联动,多方面紧密合作,从而在开放校园的同时也开放了企业。

2.2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因素分析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际应用性较强且实际应用要求较高的一项专业,这样的专业教学不能纸上谈兵,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5]。然而对于现今的教师队伍而言,教师队伍在专业理论方面有着较为雄厚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专业实践方面却相对较为薄弱。这样的特点使得学生的专业业务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提高,学到的知识没办法学以致用,从而学习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对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来说,要将师资队伍在整体方面得到提高。这样的提高需要切合实际,相关的教学团队提高也需要有的放矢,有计划且计划切合实际的进行。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明确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高校会计专业类教师往往具备着较强的工作压力。为了避免造成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要将整个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明确化,避免师资建设成本过重的同时,可以循序渐进的将教学团队不断提高。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需要将目光放在整体团队的构建方面,不能从片面角度或者从微观等细节角度入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观念、行为的提高就是建设有效,相反,应该使整个教学团队和教师团队立足在双师的结构上,才可以让整个队伍向双师结构进行建设和发展。当有了这样的大环境之后,再继续进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就十分简单,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变得十分容易。

2.3 校企合作背景下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分析

在整个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中,企业有着更为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实际管理手段。这其中包括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等。这些对于学校教学影响十分重要,积极地为学校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人才信息资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高,从而人才培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4]。培养出的人才会进一步贴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更符合企业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满足企业不同的人才需求,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高质量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离不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而这样的工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拓视野,才可以进一步更好地将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进行提高。

3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策略分析

3.1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应从社会需求出发

如上所述,校园与企业的联动性较差从而导致了学生毕业之后没办法及时适应社会环境和企业工作,然而企业也正因为一成不变的运营模式,故步自封,从而导致企业和学术界的信息渐行渐远[5]。在校企合作之后,因为有了师资建设的资源,教学团队的建设变得有的放矢,从而进一步令理论贴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工作模式。而企业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又可以进一步学习校园中不断在更新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知识,进一步更新企业在日常工作运营和管理中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同时,企业业务骨干在校期间还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动教师积极学习企业骨干现如今应用的会计管理理念和会计信息化技术,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这样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对于学校改革创新和建设有着较好的帮助,同时对于企业也有着较大的帮助。二者互相交流,同步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带来十分显著的提升效果同时,对于教学团队的成长也有较大程度的帮助,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和工作。

羊毛终究是出在羊身上,校企合作发展,互利互赢最后也是会回馈到企业身上的。就企业而言,只有将优秀的人才和新鲜的血液不断输注到企业中,才可以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和运营创新改革,从而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而就学校而言,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师资教学,得到的实际性知识可以进一步回馈给社会。学校的教育成果是给社会最好的答复,学生的优秀,也提升了学校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3.2 在教学方面的改观策略

具体举措方面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契合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可以单一的进行。教学改革方面,需要将教师灌输式讲解和讲授进行改变,避免这样极具专业性的教学只停留在讲授和灌输式讲解方面[6]。尤其随着现如今社会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社会渐渐变得多元化起来,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也渐渐变得多维化。正是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工学类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实际应用来入手。基础概念每个人都可以记忆和背诵,然而这些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想做到这样的教学结果,必须要从教学团队的教学观念角度入手,进一步鼓励在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去基层实践理论知识,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进一步的结合,从而进一步得到经得起理论考验又经得住实际应用的一套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结构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论结构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论《日出》的结构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