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2018-02-15余洁芝陈楠瑜

现代食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市场化机构食品

◎ 余洁芝,陈楠瑜

(潮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广东 潮州 521000)

1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基本特点

1.1 经营市场化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具有民营独立的性质,所以其对于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的依赖性较大,并且处于现代营销服务体系中,始终根据市场的规律运行,借助自身的服务能力向市场拓展业务,以期与客户需求保持一致[1]。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也是中介服务组织,所以检验检测业务的次数较多且金额不大,具有持续稳定的特征。在不断强化食品检验方法研发力度的同时,使得食品检测能力得以强化,拓展服务的范围,在发掘客户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形成灵活性更强的市场服务体系。

1.2 规模效应明显且成本不高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会一次性地投资并成立专业实验室、采购检测设备,而在检测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多。长此以往,伴随检验业务量不断增长,检验业务的利润率也会随之提高,所以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成本会减少,最终形成规模效应[2]。针对企业而言,要求中小食品企业自主采购并配置实验室检验设备、实施自主检验,但其难以承担前期投入与后期维护成本。基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细化,所以食品检验检测市场规模效应也会随之形成。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具备了多种食品品类专业检验检测技术的能力,且与中介服务机构的检验需求相适应,所以能够为大量中小食品企业提供必要的检验解决策略,减少企业成本[3]。

2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1 检测科技资源整合度偏低

在我国,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关联程度很大。为此,在东南部与沿海区域会分布大量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而中西部等内地区域的分布数量却不多。与此同时,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政策布局在引导方面并不科学,使得市场分布混乱性明显,直接影响了检验检测的质量与效果。长此以往,中西部区域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规模并不大,特别是在实验室设置方面,结构缺乏合理性,横向联系极少,直接影响了协作效率。正是由于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能力难以得到发挥,所以检验科技资源的整合效率偏低[4]。

2.2 自身能力不达标

国内大部分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规模不大,且资金始终不充足,没有富余的资金购置检验检测设备,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尤其是科技人员的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软硬件和外资机构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检验技术服务能力与研发能力都相对缺失,品牌信誉与服务网络不健全,具备高新技术食品检测需求客户无法找到资质达标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

2.3 社会公信力有待强化

新形势下,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食品检验质量事故也不断增多,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其丧失第三方的独立性等公信力[5]。缺少必要的机制约束以及法制不健全,同样也成为公信力丧失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自身的法制观念淡薄与质量意识缺失是根本。较之于国际知名检验机构,国内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与其相差的并不仅仅只是业务能力,同样还表现在品牌信誉与职业操守背离等方面,难以称之为第三方。而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独立性、权威性以及公正性,所以也将逐渐丧失其公信力。

3 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3.1 有效拓展融资渠道并鼓励上市

(1)贯彻落实华测模式。在国内检验检测行业中,华测检测为一家上市的检验检测企业,也为其服务领域的拓展以及检测技术能力的提升给予了必要的支持。由此可见,如果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具备上市的条件,也可以选用上市交易的方式当作融资渠道。

(2)新三板挂牌模式的应用[6]。新三板企业,具体指的就是国内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其挂牌门槛不高且成本低,在经营业绩、无形资产以及资产股本规模方面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要求企业向股份制方向改造,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科技型或者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可以选择股份转让或者是融资等手段。通常,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都是创新型和成长型的企业,其自身规模不大且实力薄弱,经营业绩不理想,难以与主板以及二板上市交易的条件相吻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新三板挂牌方式的运用,即可对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融资困境加以破解。最重要的是,在挂牌阶段,仍然能够实现股份转让并吸引投资伙伴,进而实现融资的目的,有效地缩短上市的等候时间。

3.2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要想与客户食品检验需求相适应,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检测产品线应十分丰富,应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为实现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核心竞争实力的增强,需对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加以鼓励,使其能够积极与同行业企业以及跨领域企业实现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的合资合作,借助多样化的市场运作形式,突破传统模式,将品牌作为营销策略延伸与服务领域拓展的方式,在明确服务市场以后及时进入到全新市场当中,不断增强空白领域检测能力,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有效增强竞争实力[7]。

3.3 建立健全第三方食品检验认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在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对既有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资源加以整合,以保证社会行业资源能够在社会领域中实现高效配置与共享利用,并不断地提供检验检测、设计改造咨询以及认证等相关性的服务。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在电子商务领域当中支持动态检测、线上咨询与委托等功能,并在平台内部有效地共享数据信息。这样一来,即可形成集检测、评定与研究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3.4 适当加大创新型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

在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方面,应积极创建研发中心,实现科技研发创新能力的增强,并及时更新法令、标准与技术等,以新产品与标准为基础研发出新型检测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制定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体系,集中大型食品企业、高校专业人才与科研院所等诸多社会资源,进而为研发中心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致力于节省企业经营成本,推动其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对产业发展环境加以优化[8]。在此基础上,要合理增加经济投入,购置高精尖检测仪器设备,以保证能够与客户对于食品的检验检测需求相适应,保证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品牌价值得以提升。

3.5 增强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公信力

贯彻落实第三方食品检验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检验检测服务权威性以公正性,而公信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应始终根据客观、诚实与公正的基本道德准则,加大建设主体基础信用的力度,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水平。与此同时,将合同作为重要纽带,发挥信用的保障作用,形成资源配置体系与信用制度,适当地加大内部控制力度,构建多级别复核机制,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与检验数据的质量,优化自主研发能力,并和长期客户构建稳定信用关系,对企业的市场公信力加以维护[9]。可以在立法的作用下制定失信惩戒机制,严厉处罚失信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使其意识到失信行为带来的损失。另外,要将新闻媒体、公众与社会组织对于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健全消费者投诉举报奖励体系,全面优化社会监督主动程度。

4 结语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属于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组织,贯彻并落实第三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实现市场化发展,才能与社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为此,应给予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必要的重视。

[1]刘 涛.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17(24):132-133.

[2]尚卫东.基于中国法律框架下的食品质量检验机构的管理及问题思考[J].中国调味品,2014(2):129-133.

[3]沈广顺,张 静,栾 娜,等.构建食品检验机构第三方格局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1):44.

[4]肖艳辉,张 冬.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民事法律责任制度探析[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7(5):37-42.

[5]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将形成第三方为补充的四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J].化学分析计量,2014(6):45.

[6]平惠娟,刘 浦.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性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17(9):59.

[7]赵学涛.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性思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8):139-144.

[8]王 宇,李 丹,陈 晨.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性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17(9):63.

[9]张 昊.我国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路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21):212-214,215.

猜你喜欢

市场化机构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