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控

2018-02-14张思敏淳艳华杨波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鸭副伤寒雏鸭

张思敏,淳艳华,杨波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云峰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广元 628400)

鸭沙门氏菌病又叫“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沙门氏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细菌性常发传染病,临床上分急性型和慢性型,能引起小鸭大量死亡,造成成年鸭长期带菌,场地,种蛋也带菌并能传染给小鸭,引起该病长期不断发生。

1 病原

在沙门氏菌属内的鸭沙门氏菌、鸭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都能引起鸭发生沙门氏菌病。人类也能感染该病,是影响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该病的特征是下痢和内脏器官的灶性坏死。该病菌对高温抵抗力不强,但在冰冻天气的土壤中能过冬生存。

2 流行病学

鸭沙门氏菌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雏鸭,发病率可达50%,死亡率可达30%。但随着雏鸭的逐渐长大,能对副伤寒的抵抗力增强,成年鸭感染后就成为带菌者,该病传染源为带菌鸭和临床发病的鸭,鸭副伤寒可直接经卵传播、在被污染的孵化期内散播、经蛋壳被污染传播、也能经被污染的鸭饲料和饮水传播、以及其他动物和人类携带该菌而传播,如果控制不好副伤寒病,继发了雏鸭肝炎病毒感染,死亡率会显著增高。

3 临床症状

在孵化器或卵内感染沙门氏菌的,在出壳1周内就会死亡,部分在出壳时就死亡。最急性经过的雏鸭一般都看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其余表现为精神沉郁,拉白色水样鸭粪,走路摇晃,步态不稳,突然倒地,弓角反张,间歇痉挛,个别的还有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病雏鸭肝脏肿大呈青铜色,并有灰白色坏死灶,盲肠内有干酪样物。

4 病理变化

刚出生的幼鸭病变主要表现在脐炎和卵黄吸收不全,俗称“大肚脐”,肝脏淤血坏死,特征最明显的是盲肠肿胀,呈斑驳形状,内有干酪样团块,形成“盲肠蕊”。有些病鸭表现为臂关节和膝关节炎性肿胀,部分还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外膜炎,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呈墨绿色,肾脏含有大量尿酸盐,苍白色,胰腺呈灰白色,有坏死灶。

5 临床诊断

常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流行病学即可初步诊断,从病鸭或者病死鸭的肝脏、心血、脾脏中也可分离出病原菌来确诊。但要与鸭衣原体病区别开,鸭衣原体病症状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而沙门氏菌感染的病鸭,其肝脏呈古铜色,表面有灰白色小坏死灶,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物质形成的栓子,另外,鸭衣原体感染的病鸭粪便水样,黄绿色,恶臭,而沙门氏菌感染的病鸭粪便浅绿色或者绿色水样,也有黑褐色糊状的粪便。

6 综合防控

由于本病常经多种途径传播,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

6.1 饲养管理

严格做好饲养管理、卫生消毒、检疫和隔离工作,种鸭和种蛋来自无副伤寒的鸭群,鸭舍,运动场要及时清扫,经常消毒,鸭粪要做堆肥发酵或者无害化处理。对工作服、饲料用具、饮水器等都要高温消毒或者消毒药如碘制剂有效消毒。

6.2 孵化

孵化前,要对孵化室、种蛋、孵化器、出雏器、等要严格消毒,常用甲醛熏蒸消毒,防止蛋壳被污染,防止雏鸭感染沙门氏菌。

6.3 病鸭处理

病鸭要迅速隔离治疗,对死鸭和病重濒死鸭应立即淘汰、深埋或者焚烧,防止疫情扩散。治愈后的鸭成为带菌者,不能再留作种用。药物治疗可以降低鸭沙门氏菌病的死亡率,有助于控制该病,但不能彻底消灭本病,用药时先通过药敏实验来选择敏感药物。

6.4 临床

临床上常用磺胺类药物,以及喹诺酮类药物,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来治疗鸭沙门氏菌病。出壳雏鸭在开食时用敏感药物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新霉素等提前饮水或拌料饲喂,连用3~5d,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治疗常用磺胺甲基嘧啶或者磺胺二甲基嘧啶,将两者混入饲料中投喂,用量为0.2%~0.4%,须连续用药3d,再剂量减半用药1周。也可用复方新诺明和磺胺甲基嘧啶两者按照0.3%的比例拌料饲喂,连用3d,再剂量减半用药1周。如果效果不理想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或者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6.5 中药预防

中药和中药制剂也有很好预防和治疗作用。中药常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中药方剂煎服,以及“肠炎康”,“四味穿心莲散”“双黄连口服液”,“清瘟解毒口服液”等中药制剂拌料或饮水投喂,可以预防该病,也能有效控制感染鸭的临床病症,降低死亡率,促进病鸭康复,治疗效果良好。

6.6 检疫与防护

为防止鸭沙门氏菌病传染给人,患病鸭要及时加强治疗,濒死和病死鸭要严格无害化处理,要加强屠宰检疫管理,鸭肉一定要煮熟食用,与病鸭及其产品接触的人员要做好防护和卫生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病鸭副伤寒雏鸭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mpN基因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