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高度”成就“ 深度”

2018-02-12季云

新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平均水平平均数统计图

季云

【教学片段1】感受平均数的概念

师:喜欢“打地鼠”的游戏吗?

出示小林1分钟打地鼠的成绩:玩了3次,平均每次打4个。

师:是不是一定每次都打4个呢?你觉得有可能每次分别打了几个呢?

学生自主在条形方格图中画一画。

展示交流学生作品:

师(指图2、图3):怎样才能证明平均每次打4个呢?

生1(指图2):把第二次拿1个给第三次,每次打的都是4个了。

师:可以移多补少。

生2(指图3):也可以算一算,用3+3+6=12(个),求出3次一共打了12个,再除以3次,算出平均每次4个。

师:还可以计算。以前,当我们看到“平均每次打4个”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每次都是4个。

师:现在看来,是不是每次一定都是4个呢?

生:有可能每次都是4个,也有可能每次的个数不一样。

师:我们把这个很有趣的数叫做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赏析】对于平均数,学生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应用基础。魏老师的教学紧密围绕“平均每次打4个,是不是一定每次都打4个呢”这一十分具体的问题,逆向性地展开。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并在“怎样才能证明平均每次打4个”的过程中学会灵活地运用“移多补少”和“计算”的方法求简单的平均数。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体现的是一组数据总体的“平均水平”。

【教学片段2】体会“整体水平”的含义

出示统计图4

小林3次打地鼠情况统计图

师:可以用5来表示三次的平均水平吗?3呢?

生:5比3和4都大,3比4和5都小,不行。

师:用几可以表示出3次的整体水平呢?

生:4可以表示3次的整体水平,4比3多1个,比5少1个,刚好。

出示统计图5。

师:可以用6来表示3次的平均水平吗?3呢?

生:不行,6比3大,3比6小,也不能刚好移多补少。

师:不能用6,也不能用3,那可以是4或5,为什么不是5,而是4呢?

生:6只比5多1,不能使每一次的成绩都达到5。

出示统计图6。

师:3、4、5的时候,5太多、3太少,用4正好;而3、3、6的时候,3太少、6太多,选4正好。看来,4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这里的4可以代表哪些数据的整体水平?

生:第一组代表3、4、5的整体水平,第二组代表3、3、6的整体水平。

【赏析】如何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数据?魏老师的教学结合直条图,直观形象,让学生在思考、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到“用来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那个数,应该与该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联系”,初步体会到平均数的含义和大小范围区间。

【教学片段3】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1. 运动数据。

课件出示:全国平均3475步,自己排名第84名,跑了4687步。

师:怎样知道自己的跑步成绩有没有拖后腿?

生:和全国平均步数3475比,老师的成绩要高出1000多,所以成绩要高于平均水平。

2. 大数据显示:“双十一”白领人均消费金额2101元。

师:是不是所有的人消费金额都是2101元呢?

生:也许有的白领消费超过了2101元,也许有的还不到2101元,也有可能刚好是2101元。

3. 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我国9岁儿童平均体重25千克,10岁儿童平均体重35千克;我国9岁儿童平均身高135厘米,10岁儿童平均身高141厘米。

师:读一读这些平均数,和自己的身高体重比一比。

生1:我的体重45千克,和全国10岁儿童的平均体重相比,我发现自己太胖了。

生2:我的身高是134厘米,和全国9岁儿童的平均身高相比,接近平均水平。

师:提供这样的数据再比一比,有用吗?

生:有用,可以知道自己的体重和平均水平相比是过重还是过轻,身高是偏高还是偏矮。

师:体重过重怎么办?过轻呢?

师:可以了解到相关的信息,从而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师:这里的数据是怎样得到的?

生:把全国的这个年纪的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加起来,再除以总人数,算出平均每人的体重和身高。

师:这个数据可靠吗?

生:可靠,是调查全国所有人而得到的,代表的是全国的平均水平。

【赏析】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是统计教学的核心。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才能用平均数去刻画、描述、表达、分析数据,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教学中,魏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实质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片段4】体会平均数的“虚拟”和“范围”

1.感受平均数的“虚拟”。

(1)课件出示:2015年南京市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5.34本。

师:平均5.34本,出现了小数,是不是每人读的书都不是整本书呢?

生:不是,读的总本数是整数,但是平均分给每个人就出现了不满1本的情况。

(2)继续出示:2015年南京市0~17岁未成年人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10.06本。

师:对比两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未成年人读的书是成人的近2倍,成人读的书太少了。

2.体会平均数的“范围”。

师: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图7)

师: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想怎样比?

生:不能拿一个数去比较,比整体水平,比套圈的平均个数。

师:男生平均每人套几个?平均数大概在哪个位置?

生:比9少,比5多。

师:女生套圈的平均个数我估计是7,你认为对不对?

生:如果是7的话,吴燕给刘晓娟3个,还有孙芸、沈明芳没补完。

师:你估计是几?平均个数有没有大小范围?

生:平均数一定在最多的和最少的之间。

师生明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7”是6、9、7、6這4个数的平均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6”是10、4、7、5、4这5个数的平均数。

师: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赏析】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始终还停留在“一个具体的数”的层面上,如何使学生实现从“具体”到“虚拟”的抽象和过渡,真正感受到平均数只是一种“代表水平”呢?魏老师的教学借助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彻底跳出原来的“框”,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魏老师通过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这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学生用平均数描述数据、分析问题的体验,丰富平均数应用的现实背景及它的实际作用,深化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均水平平均数统计图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