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多举措推进小学德育有效实施

2018-02-12董春风

新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学校

董春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德育越来越受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在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落实小学德育,笔者拟对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进行分析探讨。

一、小学德育管理现状

现在的小学德育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平衡的地方。由于应试教育的常年压迫,许多小学管理者和教师并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德育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进而忽视了小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这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在小学课程中所占比例較低,部分教师过于在意成绩而忽视了德育。与此同时,因经费的限制,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影响,教师的奖励制度也有待完善。

就目前来看,多数教师对小学德育依然采用单一教学手段,且教学内容过于滞后,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德育教学失去兴趣,导致德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还有部分学校尽管对德育给予了重视,但其形式主义过于明显,导致德育教育失去意义。举个例子,每年学雷锋纪念日,有学校教师为了落实德育教学,选择带领学生去河边捡垃圾,并进行拍照。但学生拍完照后,江边依然会留下一堆垃圾。这种形式化的德育不仅无法促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对德育有正确的认识是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基础。在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不应只是笼统的、抽象的,而应该是有比较明确的目的的、具体的,将小学生的思想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认知以及情感上的积累,从而拥有道德行为。如果教师只是空谈说教,只会起反作用,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当前社会环境下,各种诱惑现象层出不穷,游戏厅、网吧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教师应加大德育实施力度,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

二、小学德育管理对策

前文笔者对小学德育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教师应采取多种管理手段,比如树立科学德育观念、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多方面德育力量等。

(一)树立科学德育观念

为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应加强德育管理力度,树立科学的德育观,从而拓展德育改革路径。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精神需求来开展教学管理,将环境道德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对原本的德育内容进行扩充。与此同时,学校的德育观念也要进行创新转变,为德育教育注入更多活力,为小学德育工作的落实奠定重要基础。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素质水平会对德育教育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改善德育现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培训活动应涉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学校应组织教师参与专题讲座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夯实教师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后,学校部门应开展礼仪教育等相关活动,从实践上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三)开展多种德育活动

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爱国。为了激发和提高学生爱国热情,学校应把握教学时机,进行多种教育活动。比如,学校可在国庆节组织相关活动,通过革命影片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烈的伟大,深知好日子的来之不易。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落实来对安全知识进行普及,从而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

(四)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均得到了有效应用,小学德育也可以通过构建信息交互平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在信息平台中设置德育网页,对师生实施合理引导,例如通过“校园说法”专栏的设置,来对法律法规加以宣传,通过典型案例来警示学生;或在论坛上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如“我心中的好老师”“我的中国梦”等,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五)发挥多方面德育力量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认知与行为的有效统一,并改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为提升德育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应将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结合在一起,促进各方面的有效渗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德育的开展应以课堂教育为重要渠道,对德育内涵进行深化,从而促进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教师还应将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校风校纪进行约束,同时创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管理机制,通过学雷锋、迎国庆、公益劳动等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

家长也应发挥示范作用。学校要加大力度做好家庭教育培训工作,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子女的第一教育责任人,以身作则,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首先应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平公正、感恩互助等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家长还可让学生多观看一些爱国影片,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革命领袖的了解,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人。

(六)充分使用传统文化

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使用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融入到教学当中。相关教师应该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并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比如在教学中贯穿“孔融让梨”等古典文化故事,让小学生学会谦让,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

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内容,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分工,德育应该走出校园,将校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延伸,这也能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功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精心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籍,让他们从书籍中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提高思想素养。

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就目前来看,小学德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过于形式化,教育手段过于单一等,这些问题均会对德育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学校部门应加强德育管理力度,树立科学德育观念,从而推进小学德育的有效实施。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推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