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18-02-12陈妙洪

新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国防校本办学

陈妙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课程资源的充分体现,更是国家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所在的福安市八一小学,于1996年与武警福安中队共建,是闽东唯一的一所少年警校。多年来,学校以国防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平台,进行了校本课程建构的大胆实践与探索,朝着自主、有特色的课程改革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明确“军魂铸人”的总体框架

小学生正处在国防观的形成时期,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笔者所在学校在做好国家与地方规定课程设置的同时,着眼国防特色品牌,通过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初步掌握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

以学校文化理念为灵魂。“八一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砥砺出“育根铸魂、品质人生”的办学理念,孕育了“品德优良、团结奋进、敢于担当、严格要求”的八一精神,秉承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校训,形成了“严谨、和谐、求真、向上”的校风。学校整合校训、校风、办学理念、精神文化等各种资源,为国防教育校本课程确立了“军魂铸人”的纲领。

以学校办学特色为追求。笔者所在校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警校共建”的军旅文化。学校把优秀的军容、军威、军纪、军风融入课堂,创设了二十多个拓展型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加某一课程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军旅文化的洗礼。学校所有活动围绕这一特色开展,打造国防教育办学特色,树立学校军旅文化品牌。

以学生素养提升为核心。国防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建设和发展,具备更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合格的公民。在笔者所在校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中,学生通过参观、调查、体验、设计、模拟等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校还根据学生对校本课程包含的科目或专题等的需求,对国防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减,增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自主感和拥有感。

二、构建“五位一体”的基本模式

八一小学凸显国防教育特色,打造军旅文化,形成“机制、师资、课程、活动、环境”五位一体的基本模式,构建无缝对接的课程链。

机制创新。课程开发是慎思的过程,为做到“细”“实”“严”,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委员会”,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和现有条件,从国防知识、军事技能、国防观念三个方面进行整合,编写出一套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备学校特色的军校共建校本教材。学校还以“可爱的军人”为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军营,创编《童心畅想 美丽家园》《少年武警手册》等补充性校本教材。

师资配置。八一小学采取“1+2”模式,以本校教師为主,聘请校外辅导员和专业人员为辅。“1”是从学校选拔骨干教师通过专项培训,成为主力军,完成基础性任务和队列训练;“2”是聘请武警官兵、共建单位专业人员为校外辅导员,指导军事训练、军事文化、特长修选三大类课程。此外,还向社会聘请专业教师、优秀教练,填补紧缺的项目,如指导军管乐队、武术队训练等。

课程设置。八一小学在校本课程设置上是这样安排:一是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时间;二是每学期期初、期中集中安排军训,不同年级训练不同的项目,在军训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三是利用每周四下午第三节社团活动时间,针对开设的活动项目进行训练。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塑造出一种参与、合作、开放、分享的校园文化,使校本课程真正得到落实和发展。

活动组织。为推进学校国防特色教育深入开展,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定期开展队列训练、知识普及、社会实践、实地演练、社团活动等,还特别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大型活动,如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等等。一次次的国防教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了学校国防教育的新亮点。

环境建设。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八一小学以福安武警中队、闽东革命纪念馆、潭头户外演练场等为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国防教育育人功能,促进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三、提高“课程实施”的办学效益

《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将国防教育与学校德育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并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国防教育的原则之一。八一小学构建国防教育校本课程也正是以此教育原则为发展方向。

1. 整合课程,拓宽国防教育途径。

有学者提出,“课程整合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方式”。基于此,八一小学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坚持渗透国防教育内容。各学科教师备课时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点,把国防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整合多方课程资源,形成主题鲜明的大课程群,突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拓宽国防教育的途径。

2. 深度融合,培养新型国防意识。

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像伊拉克、叙利亚等的现代战争,教师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才能为今后的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探讨“军事信息交流会”“信息化战争”等事件,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同时也知道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与国防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培养学生新型国防意识的最好途径。

3. 相得益彰,构建特色课程文化。

长期以来,八一小学追求“环境中的教育”,校园中的“绿色基地”,让军营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例如提取军营的绿色和红色等要素,融入到学校文化标识中,打造一个立体化、个性化、特色化、趣味化的标识系统,展现学校的军旅文化和童真活力。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而学校特色文化为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养分。两者相得益彰,发挥教育合力,能提升校园的文化内涵,为校园文化锦上添花。

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八一小学树立学生初步的国防意识,逐步形成以“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为主题的工作格局,为培养“四有”建设者奠定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防校本办学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知国防 爱国防 等